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中美竞争”的博文

中国创新之路 | 外交事务

  华盛顿不能再让硅谷自行其是了。 几十年来,许多美国人嘲笑中国是一个盲目模仿的国家,缺乏创造力,更不用说突破性创新了。人们认为, 威权主义 和中央计划天生就不利于新思想。许多美国人认为,快速的技术进步需要一种无所畏惧的“颠覆性”思维,而这种思维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中最为常见。 然而,过去几年,这种说法发生了变化,对美国技术优势的任何自满情绪都消失了。商业专栏文章解释中国似乎缺乏创新能力,现在则变成了警告中国将在人工智能和 5G 等战略技术领域超越美国的专栏文章。长期以来,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一直满足于将技术留给硅谷,现在他们正在竞相寻找方法来增强美国的技术能力并制衡中国的进步。但制定有效的技术政策需要清楚地了解两国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以及这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传统上,对中国崛起的解释主要集中在窃取知识产权上。尽管知识产权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使中国制造商能够大量生产特定产品的仿制品,但将中国快速发展仅仅归结为知识产权盗窃,未免过于简单。事实上,这种误解误导了美国政策制定者,使他们相信,要保持美国的技术优势,只需切断中国获取新兴技术的渠道。中国 技术 腾飞的根源更为复杂,制定有效的美国政策应对措施需要对新兴技术有扎实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投射同理心——了解雄心勃勃的中国官员如何看待创新以及可用于鼓励创新的各种工具。 国家干预 任何一项中国创新都是勤奋的技术人员创造性思维的产物。从微观层面看,这些创新过程在 中国 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但要从宏观层面解释中国的技术崛起,就需要了解中国政府为鼓励发展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一而采取的措施。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创新并不是一项只有特殊人才可以完成的微妙或神秘的事业,也绝对不是必须免受政府干预的事情。相反,创新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经济过程,可以通过物质资源和官僚决心的正确组合来引导和加速。尽管中国的做法与硅谷根深蒂固的自由市场和言论自由的必要性假设相矛盾,但它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商业成功比大多数美国专家认为的要多。在中国,这一过程涉及三个关键步骤。 近年来,对美国技术优势的任何自满情绪都已消失。 这一进程的第一步是在 2000 年至 2010 年间进行的,中国要创建一个大型的半保护市场。培育新兴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市场足够有利可图,以促进激烈的竞争,但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保护,以防止硅谷的老牌巨头进入并碾压本地初创企业,使其无...

进步的终结? by Joseph E. Stiglitz - Project Syndicate

  尽管美国长期以来在基础科学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和该国日益崛起的寡头政权的领导下,很难想象这种情况还能继续下去。美国拒绝启蒙价值观将带来可怕的后果。 纽约 — — 35 年前,随着欧洲共产主义的瓦解,世界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 弗朗西斯·福山 曾将这一时刻称为“ 历史的终结 ”,并预言所有社会最终都将走向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如今,这一预言是多么错误几乎已成为陈词滥调。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及其“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回归,或许我们应该将当前时代称为“进步的终结”。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进步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应该记住,250 年前的生活水平与 2500 年前几乎没有什么不同。直到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我们才实现了预期寿命、健康和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而这些改善定义了现代性。 启蒙思想家认识到,科学实验和修修补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然并创造新的变革性技术;社会科学可以促进更紧密的协调,以改善社会所有成员的条件。这些努力需要法治取代专制主义,尊重真理战胜蒙昧主义,以及提升人类事务的专业知识。“让美国再次伟大”革命最令人不安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彻底拒绝了这些价值观。 进步能持续下去吗?正如苏联成功发射 人造卫星 一样,我们可能会看到特朗普和他的追随者在太空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的技术成就。但我们真的能指望美国的新寡头集团监督持续的、广泛共享的进步吗?现在掌权的人完全受对财富的追求所驱使,他们毫无保留地通过剥削和寻租来积累财富。他们已经展示了他们运用市场力量以及利用媒体和技术平台通过广泛的操纵和造假来推进私人利益的聪明才智。 当今美国式腐败与过去的区别在于其规模之大和肆无忌惮。将 100 美元钞票塞进棕色纸信封的想法与我们现在的情况相比听起来很古怪。美国寡头可以公开“捐赠”数亿美元给政客的竞选活动以换取好处。特斯拉 15 年前从奥巴马总统政府获得的 4.65 亿美元 无附加条件贷款与即将到来的贷款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进步需要对基础科学和受过教育的劳动力进行投资。然而,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他 提议 大幅削减研究经费,甚至连他的共和党同僚都犹豫不决。这次他们会表现出同样的抵制意愿吗? 无论如何,当负责推动和传播知识的机构不断受到攻击时,进步还有可能吗? MAGA 运动最想做的就是摧毁那些进行如此多尖端研究的“精英”机构。 如果大部分人口缺乏教育、健康...

中国在绘制神秘幽灵粒子地图的竞赛中击败美国

 BMG: 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地下深处的洞穴中,科学家们正在紧张地对一个重达 600 吨的球体进行最后的修整,这个球体可能解开宇宙的最大谜团。 数十名工人系着安全带和绳索,分散在这个 12 层高的钢板丙烯酸球表面。铆钉和钻孔的噪音在地下室里回荡。 这个超凡脱俗的球体是江门地下中微子观测站 的核心 ,该观测站耗资 3 亿美元,旨在探测以接近光速传播的亚原子粒子(即中微子)。通过研究中微子的质量,科学家希望对宇宙大爆炸以及宇宙膨胀速度有新的认识。 经过大约 10 年的建设,朱诺号将于 2025 年 8 月开始收集数据,这将使中国在全球绘制所谓幽灵粒子图谱的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些粒子几乎没有质量和电荷,每秒有数十亿个穿过人体。日本的 超级神冈 天文台预计要到 2027 年才会开始收集数据,而美国的 深层地下中微子实验 预计将在 2030 年代启动。 随着中美两国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江门诺号实验证明了中国作为科学超级大国的地位日益提高。 “在科学上,第一是最重要的,”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说。“第二不算什么。” 这座地下实验室位于广东省开平市,乘坐缆车沿着陡峭的隧道下行 15 分钟即可到达。该球体位于地表以下约 700 米(2,300 英尺),因此岩石层可以阻挡宇宙射线干扰实验。朱诺号的主要作用是探测和测量 53 公里外两座核电站发射的反应堆中微子。该设施还将观测来自太阳的太阳中微子、来自地球内部的地中微子以及地球表面上产生的大气中微子。 空心球体由钢架固定在一个44米深的圆柱形水箱中心,并将浸入水中。然后将向其中注入2万吨液体闪烁体——这种材料能将各种高能辐射转换成光,中微子穿过时会闪烁。 科学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微子的质量,以及它们在振荡过程中如何改变身份。这反过来可以揭示有关物质性质和宇宙演化的更多细节。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以距深圳约45公里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站为基础,该实验站于2011年底开始收集数据,并于2012年 发现 一种新型中微子振荡。这是 中美之间规模最大的 基础研究合作。 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德国等近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 74 个机构的 700 多名科学家参与了 JUNO 项目。然而,由于两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破坏了合作,美国的参与程度大大低于 Daya 实验。美国学者和研究人员仍在参与,但王说美国能源部已经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