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全球 贸易战 为亚洲消费类股票带来了利好,因为投资者纷纷转向那些满足当地买家基本需求的公司。 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师在4月2日关税风暴后发布的报告中推荐亚洲消费必需品类股,并敦促投资者采取防御性策略。富达国际表示,其买入了受创的中国消费类股票,押注这些公司将受益于政府刺激措施。 MSCI 亚太消费品指数 自 4月2日以来已上涨5%,在11个板块中表现最佳,并超过了大盘 指数 2.5%的跌幅。中国连锁超市永辉超市和日本神户物产的股价均上涨了至少19%,其他一些饮料和乳制品制造商也表现良好。 这对科技股来说是一个急剧的逆转。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热潮推高科技股,科技股一度低迷。这凸显了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威胁全球经济放缓之际,投资者正在从成长型股票中抽离。此外,有迹象表明,亚洲各国政府准备推出财政刺激措施来支持支出,这也提振了科技股。 盛宝银行驻新加坡首席投资策略师Charu Chanana 表示,这一优异表现表明“投资者的心态正在从追逐全球增长和出口转向寻求国内需求韧性的庇护” 。她表示:“投资者开始消化一个更加碎片化、保护主义盛行的世界”,而本土政策支持和消费在这个世界里更为重要。 虽然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几乎无法幸免,但必需消费品行业在经济压力时期表现出了韧性。此外,该行业基准指数在2024年之前连续四年下跌,而MSCI亚洲信息技术 指数 自2019年以来多年来基本保持不间断的上涨,也表明该行业仍有追赶空间。 随着财政刺激计划陆续出台,这种新兴的轮动趋势可能会延续。中国政府近期 列出了 48项措施,旨在扩大餐饮、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家庭支出;韩国则将其补充预算计划规模 提高 至12万亿韩元(约合84亿美元)。印度预计季风强度 高于正常水平, 这将改善农村需求。 富达国际的客户投资组合策略师Terrence Kan表示, 该公司利用4月7日中国内地和 香港股市暴跌的机会 ,增持了消费必需品和一些旅游相关的非必需品股票。 他更看好在内地上市的股票,而不是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因为内地股票可能更多地受益于北京方面的支持措施。 得益于政策支持的迅速出台,亚洲消费类股票在市场动荡期间的表现也优于美国和欧洲的同类股票。 高盛策略师在4月6日的一份报告中将亚洲必需消费品类股的评级从“持股”上调至“增持”,称这些股票更倾向于“国内和防御性”配置。摩根大通策略师 周四也对东南...
中美贸易战跟踪,聚焦中美经济报道 Focus on us-china economic&financial report,股市分析,宏观经济分析,A股,美股,港股,分享国际主流财经媒体报道,找最新深度财经分析上财税茶座 CSCZ.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