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
加拿大的商业媒体仍然乐观。一家多伦多报纸写道,美国总统的好战言论只是竞选的花言巧语;他最终会决定反对可能“引起加拿大不满”的关税。这种信心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1930 年,赫伯特·胡佛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以其国会提案国的名字命名。美国进口的平均关税从 1929 年的 40% 增加到 1932 年的 60%,全球贸易体系崩溃了。
如今,世界或许将重演这一幕。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本意是保护农民,但由于国会议员“互相投降”,关税不断上涨,议员们希望为当地产业谋取利益。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整个法案是明智的。本报称该法案的通过是“一场悲喜剧”。今天的关税也大体如此。3 月 4 日午夜过后,唐纳德·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产品征收 25% 的关税(后来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缓刑),并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额外的 10% 的关税,尽管美国人对与中国盟友打贸易战的兴趣不大,更不用说任何经济理由了。
从之前的事件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人们把大萧条归咎于美国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经济史学家反而将意外的货币紧缩归为经济衰退的原因。美联储未能对银行倒闭作出反应,导致货币供应量萎缩。这加剧了保护主义的影响:通货紧缩提高了实际关税税率,而实际关税税率通常是按进口重量的几美分而不是价值的百分比征收的。
如果说关税的直接经济影响被夸大了,那么其整体影响则没有。最严重的损害来自于民主国家分裂为相互竞争的贸易集团。20 世纪 20 年代,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成功谈判达成了“关税休战”。斯姆特霍利关税激怒了美国的盟友,他们不仅对经济惩罚感到愤怒,更感到盟友背叛了他们。1931 年,英国财政大臣内维尔·张伯伦着手实施“帝国特惠”,在英帝国周围建立关税壁垒。1932 年,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和南非签署的《渥太华协议》使这一计划成为现实。荷兰和法兰西帝国的类似政策也造成了损害。例如,印度和当时的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都无法向日本出口商品,这削弱了东京的自由派力量。
这一次,世界民主国家将团结一致:它们正在探索如何深化贸易关系。然而,分裂的危险并不是历史的唯一警告。斯姆特霍利关税无疑助长了一项出口:反美主义。依赖向美国出口糖的古巴陷入了衰退。其经济崩溃导致 1933 年爆发反美革命,并引发了一场短命的政府,该政府被美国支持的政变推翻。此后,两国关系一直很冷淡。加拿大自由党在通过提高鸡蛋和小麦等商品的关税来报复美国后,提前举行了选举。更加反美、支持关税的保守党最终赢得了选举。如今,自由党被视为比保守党更反对特朗普,他们是受益者。在可能在几周内举行的选举之前,他们的民意调查支持率大幅上升。
20 世纪 30 年代,许多国家与美国签订了条约,禁止它们以关税进行报复。相反,它们采用了更微妙的手段,比如对当时美国制造业最先进的汽车实行进口配额,以及自下而上的抵制。意大利皇家汽车俱乐部呼吁消费者避免购买美国汽车,称被人看到开美国汽车是不爱国的行为。这相当于今天对特斯拉的抵制,特斯拉是一家电动汽车公司,由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埃隆·马斯克经营。利维商学院的克里斯·米切纳、巴黎政治学院的凯文·奥罗克和维也纳大学的克尔斯滕·万德施奈德发现,即使在没有正式报复的国家,从美国进口的降幅也比经济状况所暗示的要高出 15-20%。
第二次也是闹剧
关税还与货币政策产生了剧烈的互动。金本位制,即货币与黄金价格挂钩的汇率制度,是罪魁祸首(美联储在应对银行破产时犯下的错误就是由金本位制造成的)。英国于 1931 年放弃了金本位制。英镑贬值使其出口以及同样使用英镑的殖民地出口更具竞争力,在国外市场上找到了更多买家。这导致其他国家对英国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或实施外汇管制,以防止黄金从本国国库流出。无法获得购买进口商品所需的货币,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比关税更大。起初,美国和法国背离了汇率制度,囤积黄金,后来完全退出了。
研究金融危机的学者们应该感到担忧。如今,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其作用类似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黄金。全球约有一半的贸易以美元结算。美元的作用得到了美国军事实力的支持。事实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巴里·艾肯格林和他的同事发现,与美国军事同盟的国家更有可能持有美元储备,因此美联储更愿意充当全球经济的最后贷款人。2008 年和 2020 年,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互换额度帮助防止了大萧条的重演。在这个新的、更加交易的世界里,这样的后盾还能用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