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美利坚沦陷的政治自然法根源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

特朗普上台不到一个月,已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刮起政坛旋风。如果说他要把巴勒斯坦人从加沙赶走的雷人设想只是激怒了国际正义人士,那么他最近对乌克兰的背叛则甚至让某些反俄“川粉”倒戈,后悔支持了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其实,这一切都是早已料定的。特朗普在第一任内,就允许以色列把首都迁到耶路撒冷,他能对巴勒斯坦做什么好事呢?第二任上任前,他就口出狂言“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他真的是神吗?能有什么大招?不就是让乌克兰割地投降吗?在他当选后的“美国契约终于破裂”一文中,我曾撂下一句“狠话”:

“也许在未来几年,不再是美国拯救世界,而是美国需要文明世界拯救。但问题是,在经过二战和冷战之后,它早已成为军力独占鳌头的世界‘老大’。如果它想摧毁世界,世界还能否阻挡?就和特朗普当选一样,这个可能并非不存在。”

当时没有展开,因为觉得美国要和俄罗斯等国联起手来“摧毁世界”还有待时日,但现在看来,“邪恶轴心”正在形成。然而,国际局势再险恶,都只是表象而非根源。永远要记住的是,自由主义的标志性立场是国内制度决定国际政策。国际关系领域的通说是,民主国家无战争,成熟的民主国家之间是不会打仗的。民主国家对独裁国家就不好说了,独裁国家之间更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美加原来是铁杆盟国,边境都互不设防。特朗普一上台,就一会儿要把它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一会儿要吞并格林兰岛,不是因为加拿大或丹麦变了,而是美国选上了一位独裁狂人。独裁者当政,则无论国内国际,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美国近一个月来国际政策的陡变让世界对“民主灯塔”大跌眼镜,根源在于它已不是一个正常的自由民主国家。

一、政治自然法的基本要求

一个正常的自由民主国家需要符合政治自然法的五点最低要求:(1)信仰自由与政教分离;(2)言论与新闻自由;(3)族群平等、“一人一票”等消极平等;(4)自由与公正的周期性选举;(5)行政中立与司法独立。这五点原则可以被总结为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自由、民主、法治。一个国家要实现和平稳定,多数公民必须信守这些基本原则,并形成“契约共同体”共守之。

一个宪政国家的标准流程是:(1)公民通过自由辩论、交流、协商,根据某种多数决方式选出代表自己的立法者(主要是议会);(2)议会根据多数主义程序制定至少代表多数人利益的立法;(3)议会立法经由政治中立的行政获得忠实和有效执行;(4)如果行政执法违法侵犯了公民权利和利益,那么既可以通过议会监督也可以通过法院裁判加以监督;(5)在少数情况下,如果议会立法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权利,法院也可以审查并撤销立法,以防“多数人的暴政”。

以此衡量,美国已不是标准的宪政民主国家。事实上,就连它的法治秩序都已被打破,以上流程的第三、四点已经大打折扣。特朗普派出马斯克和“六小将”为首的“文革小组”,接管了白宫的关键部门,以清除“深层国家”腐败为名扣押资金、解雇人员并停止执行国会通过的立法。法院临时中止了某些“文革”措施,但身为最高行政首脑的总统和专门领导执法的司法部长竟口出狂言,拒绝执行法院判决。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1832年,杰克逊(Andrew Jackson)总统宣称:(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已经作出判决,现在让他自己去执行吧!如果说司法判决不能自执行,国会监督也靠不住,因为共和党议员已占据了国会两院多数,对行政分支发生的无法无天听之任之。民主党议员再怎么抗议,也孤掌难鸣。

然而,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选民身上。他们因为对民主党执政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有些不满的理由是真实和正当的,而选择了一位种族主义和独裁倾向已经在第一个任期内显露无遗的总统。如果没有基督教民族主义的铁杆支持,如果美国社会的种族与性别偏见可以更少一点,如果更多的选民能够信任职业操守总体上可靠的主流媒体(不论左右,包括Fox新闻),而不是社交媒体上泛滥的阴谋论,那么特朗普本来不会上台。(见“美国契约”现状考察之一:族群态度及其政治影响;之二:基督教民族主义的政治影响;之三:社交媒体的时代挑战)

换言之,美国国内乃至整个世界陷入困局,根源在于“美国契约”破裂了——相当一部分选民放弃了政治自然法的前三条,成了政教合一、种族主义和阴谋论的支持者。虽然美国宪法还在,剩下的“契约共同体”已不足以支撑一个有效运行的宪政国家。事实上,“美国文革”进行了一个月,却没有影响特朗普支持率仍然过半,甚至仍有高达70%的美国人认为他在“履行竞选承诺”。[1]

在许多人看来,近代最古老的宪政国家沦陷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这种可能性今天已经清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有一个真实的著名笑话,也叫“哥德尔漏洞”:1938年纳粹吞并奥地利之后,数理逻辑天才哥德尔逃亡美国,他以证明“不完备性定理”闻名。1947年,他在准备公民身份测试时发现,美国宪法存在漏洞。后来爱因斯坦陪他去法院参加面试,负责考试的法官问他奥地利是什么政体。他回答说:“原来是共和政体,但宪法最终被改为独裁政体了。”这位联邦上诉法院的法官骄傲地对他说:这样的事情在美国是不会发生的。哥德尔回答:“怎么不会?不信,我可以证明给你看!”[2]其实,这是根本不需要证明的假命题:只要是由人建构并维持的政体,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现在,哥德尔预言的“漏洞”已经在美国捅大了,尽管未必是以其原先预见的方式。

二、谁来决定政府的大小

民主的沦陷不是没有缘由的,通常都理所当然地起因于对民主的不满,譬如经济萧条、失业加剧、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冲击、移民剧增、有色人种或少数性别群体的崛起、基督教文化和白人优势的衰落……这些不满聚集起来,结果选出了一位承诺“让人民满意”的民粹领袖。有了底层民意的支持,民粹领袖可以大刀阔斧消灭实现独裁的制度障碍,法治化的官僚体系被描绘为既得利益盘踞的“深层政府”。在美国,这个人是总统,因而他的第一刀自然是砍向自己领导的行政系统。这也正是“深层政府”的主体。

和任何国家一样,美国行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大”。无论立法还是司法,规模都不可与行政相比拟。美国国会两院才535名参众议员,加上工作人员大约3万人;联邦三级法院加起来不到900名法官,加上工作人员也是大约3万人。然而,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430万人之多,其中文职人员220万(不包括63万邮政人员)、军队210万(其中80万为预备役)。注意,军队其实没什么特别,只是任务特别的公务员而已,因为和所有公务员一样,军人的天职是忠于国家,而国家就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法律。因此,无论文武,忠诚对象都是法律而非领袖。总共近500万联邦工作人员中,行政人员占超过98%。各州也差不多是这个概念,各国都大同小异。因此,我们在谈论“国家”或“政府”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指的就是行政。

你可以说,政府这么“臃肿”,赶紧砍啊!如果你对民主还存有任何好感的话,还是赶紧把这个话收回去。这么多部门、这么多雇员、每个部门花多少钱都不是某个领导拍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投票选出来的国会每年开好几个月的会,通过立法确定下来的。从美联署到环保局到国防部,美国每一个行政部门的规模、经费和存在理由都是经过民主审议和论证的。你是谁?凭什么砍?你也许会说,马斯克牛啊!你看他把私人企业做那么好,让他来砍!但马斯克自己的事做再好,他代表谁呢?只能代表他自己,代表不了美国选民。政府太大确实不好,但砍谁留谁总不能由一个没有民意基础的人来决定。

国内那么多“自由派”从来没有享受过民主的好处,总以为政府越小越好,实际上就是因为没有任何政治经验,成了无政府主义者。问题是,即便是在美国,保守派也不会同意裁减警察吧?何况“新政”已经快一个世纪,即便是相对保守的美国也不可能回到政府只做“守夜人”的时代。政府一大,就难免低效甚至腐败,但只要还没有堕入国人熟悉的那种政体,裁不裁、怎么改都是民选议会通过立法决定的事,绝不能任由一群“革命小将”胡来。

那你说,特朗普是选上来的,他不可以决定行政部门的裁员和冻结开支吗?克林顿在任期间还“协议辞退”过40万不到的行政人员呢,何况特朗普开出的条件更好。问题是,克林顿裁员是经过近一年的公开调研和征求意见,最后以国会两党绝对多数通过的。不错,总统权力确实包含了提出年度预算,总统可以“自废武功”,砍掉部门预算。但不论什么预算,都得要两院通过后才能生效。事实上,预算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国会立法。现在特朗普当局这么大的动作,征求过谁的意见吗?即便要做也得等到两院通过新的预算立法之后啊!这种故意不执行甚至公然违背国会现有立法的行为是可以构成弹劾的,林肯的继任约翰逊(Andrew Johnson)就差点因此而被弹劾。现在只是因为共和党占了两院多数,才使弹劾在政治上不可行,可见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一党执政也不可能实现权力制衡。没有权力制衡,那就只能有赤裸裸的人治。

十八、十九世纪的美国法治确实不发达,政府也小,总统或党魁呼风唤雨;人事任命大行论功行赏的“分赃制”,从国务卿到清洁工,都是他拍板说了算。这样的体制任人唯亲,不仅效率低,而且很容易滋生腐败。十九世纪末期进步党改革,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案》建立了现代文官体制。其主要特点是区分政务官和事务官:前者有一定的决策权,后者就是负责执行的普通公务员。因为总统要保证团队合作,政务官的任命仍然实行“分赃制”。这是为什么特朗普可以“举贤不避亲”,任命自己的亲家为法国大使。这样的任命大概有3000多高级职位,美国比其它民主国家多得多。但和庞大的公务员队伍相比,他们仍然是九牛一毛,不足0.1%。公务员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职位的稳定性则受到法律保障。司法部长权力很大,但总统可以随时罢免;司法部的一名普通律师可能卑微得多,但总统看他不顺眼也不能随便开除,而是要有正当理由,而且他还可以向“文官体制保护委员会”乃至法院上诉。美国每年的行政诉讼是巨量的,其中1/3之多都是公务员的维权诉讼。

只有公务员的职务待遇享有相对独立性,才能保证行政执法公正中立。否则,公务员的饭碗掌握在上司手里,那还不是领导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对这类现象,国内自由派应该很熟悉了。美国电影之所以还能经常上演下级挖出上级腐败黑料的故事,现实中也确实偶有其事,就是因为普通公务员的身份独立。这是美国行政法治的基石。现在特朗普要摧毁美国的行政中立体制,以便他呼风唤雨,像解雇政务官那样随意解雇公务员,像统治自己的家族那样统治美国,就是要摧毁美国法治,回到十九世纪的“分赃制”,建立只听命于自己的独裁帝国。

三、美式“文革”能走多远?

既然美国法治基础深厚、行政中立传统悠久,摧毁“深层政府”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文革”。“文革”的本质是最高领袖通过普通群众“砸烂公检法”,用底层来清除不听话的中上层。特朗普的办法是利用外部力量,将“马斯克木马”植入白宫。他任命的财政部长等亲信对“六小将”大开绿灯,任由他们发动“内部革命”,以“反腐”的名义接触政府机密、裁撤行政人员,甚至直接强迫职能部门关门,直到行政系统全体都变成“总统的人”。

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美国法治、民主乃至自由的丧钟即将敲响。如莱维茨基教授指出,政府拥有巨大的政治资源;如果这些资源为总统一人或一党所用,它们将被用于系统性地削弱反对力量。[3]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如果公安、检察、税务等政府部门放弃政治中立并为一党服务,那么它们都可以被用来对反对派进行选择性的“查税”、“反腐”或“环保执法”。更不用说现代政府还掌握着特许经营、行政合同、税收减免等众多经济资源,可以用来奖励同党、打击异己。如果维权成本越来越高,精英和民众都体会到“顺昌逆亡”的道理,那么美国就会加剧向人人恐惧“枪打出头鸟”的“囚徒困境”演变。敢于出来说“不”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徒劳,直至第一修正案成为“有宪法无宪政”的具文。

目前,美国商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已纷纷“跪舔”新政权。一向以借鉴和强势谈判著称的亚马逊以4000万高价,买下第一夫人重返白宫的纪录片授权。特朗普此前起诉好几家媒体“侵权”,一度不了了之,在他当选后纷纷高价“和解”。Meta曾在2021年国会大厦骚乱后暂停特朗普的账号,据说侵犯了他的“言论自由”。2024年11月,创始人小扎进入海湖庄园晚宴期间,特朗普明确表示,要和新总统“从今往后相安无事”,就必须解决这起诉讼。此后,Meta支付了2500万“和解费”。迪士尼旗下的ABC新闻也以1500万,支付了特朗普提起的“诽谤”诉讼。[4]特朗普难道不是诽谤法必须容忍的“公众人物”吗?他对煽动国会山暴乱难道没有责任吗?这些商界精英的所作所为表明,他们并不信任美国法律。在法律和权力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这对美国法治来说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当然,有人会说,美国还有独立司法守护“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口”。不错,得益于法官终身制,特朗普当局一时还改变不了美国司法的大局。但我更相信汉德法官的名言:当社会整体江河日下的时候,法官也无力回天。事实上,美国司法并非固若金汤。首先,联邦最高法院已经呈现6:3的保守派优势,在特朗普任期内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最高法院已经给予总统在任期间的“职务行为”以绝对豁免权,无异于为他打造了违法作乱的护身符。其次,法官和其他高官一样,也是总统提名、参院任命。换言之,特朗普仍有机会任命自己的亲信以改变美国司法的构成。最后,对于坚持原则的法官,当局也可以通过“反腐”调查乃至弹劾恐吓之。弹劾法官的程序要求和弹劾总统一样,成功的难度很大,但只要通过众议院多数启动程序,也就达到了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目的。

最后的希望当然是周期性选举。如果特朗普当局的胡作非为终于出了大乱、惹了众怒,得罪了自己的支持者,那么共和党将在选票箱前付出代价。两年或四年之后,他们会成为美国人民的弃儿。但在此之前,毕竟还有许多变数。已经有“川粉”向特朗普劝进“第三任”,据说他本人也在考虑这个“可能性”。如果他连修宪都敢想,还有什么不敢想的呢?共和党一贯热衷于滥划选区(gerrymandering),这是出了名的。除了系统性压制反对力量之外,也不能排除通过改变或扭曲选举规则来维持“永久执政”这种可能。到那个时候,政治自然法的五点原则就荡然无存了,美国也就彻底堕落为一个威权政体。

四、美国的希望

我无意把美国的前景说得很暗淡,但特朗普上台不足一月的迅猛进展不能不令人警惕。孟子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美国当下的危机,既不能太乐观,也不能太悲观。美国无疑是有希望的,但它不能有面试哥德尔的那位法官的盲目自信。如果大意,发生在德国的事情完全可能在美国发生,甚至以前已局部频繁发生过,只是没有蔓延到美国整体而已。在宪政民主和威权独裁这两极的“纳什平衡”中,美国已开始向另一极迅速滑坡。另一方面,它的宪政制度仍然相对完整。就和在任何国家一样,宪政民主的希望在于抗争,而美国当下的抗争机会仍足够多、成本仍足够小、反对力量仍足够强大。如果反对派被悲观情绪击倒,那后果只会是江河日下、万劫不复。

美国的“民主灯塔”确实暗淡了,但重新点亮的最大机会仍在于美国自己手里。它仍然有政治自然法的几乎全套资源——相当完整的选举制度、相当中立的行政系统、高度独立的司法、几乎不受限制的言论和新闻自由……尽管一部分选民在政教分离、族群平等、政治认知上出了问题,或因为对政治自然法原则重视不够而让一时情绪或短期利益压倒了自己的长远利益。但是在政治生态没有完全恶化之前,这些人是可以改变的。他们需要理解,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天选之子”;公然违反宪法的不是英雄,而是罪犯;美式“文革”不会带来清廉或高效,而只会摧毁自己赖以生存的法治……

只有当这部分人开始觉醒,而觉醒者不放弃抗争,美国的“契约共同体”才能再次强大,美式“文革”闹剧才会结束,而文明世界才能迎来“民主灯塔”的回归。

[1]Anthony Salvanto et al., CBS News poll -- Trump has positive approval amid “energetic” opening weeks; seen as doing what he promised, https://www.cbsnews.com/news/trump-approval-opinion-poll-2025-2-9/.

[2]F. E. Guerra-Pujol, Gödel’s Loophole,Capital University Law Review, 41: 637-673 (2013).

[3]史蒂文·莱维茨基、卢坎·韦:“民主的崩溃:通往美国的威权主义道路”,https://news.qq.com/rain/a/20250213A003RU00.

[4]Rebecca Ballhaus, Dana Mattioli and Annie Linskey, How the Trumps Turned an Election Victory into a Cash Bonanza,Wall Street Journal, 14 February 2025, https://www.wsj.com/politics/elections/trump-family-election-cash-bonanza-2f5f8714.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付鹏11月24日在HSBC内部演讲速记

《2024年年终回顾和2025年展望——对冲风险VS软着陆》   上篇 正值年底,虽然刚才汇丰一直强调大家不录音不录像,但大概率你挡不住。我在这儿讲话会谨慎一些,非常小心谨慎,大概率会有人透露出去,放到YouTube上,基本上所有见我都说付总我在YouTube上看过你的视频,我说那都是盗版的,靠盗版发财的也不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官方的,回顾会多一点,展望不多,因为这个月展望完了之后下个月怎么办?有些话对我来讲我倒觉得很简单,本质上原来我们是做Hedge Fund出身,所以我们的逻辑框架整体具有极强的延续性,不是说今年去讨论,或者说明年去讨论。 惯性思维从2016年开始,我一直在跟大家强调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然经历过过去的几年时间,我相信在座各位应该对这番话的理解变得越发深刻。 2016年实际上是美国特朗普的第一次大选,我有一个特点,我的特征是如果我觉得什么地方有投资机会,我可能第一时间去一线调研,我不喜欢看YouTube,我也不喜欢在网上扒。当然你会说,现在ChatGPT很强大了,人工智能好像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可能广泛流传或者广泛传播的很多信息是错的。这一点在2012年当时我从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我的感悟是最深的。 当然去日本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名字叫本森特,很快大家就会非常熟悉他的,目前来讲应该是特朗普政府提名的美国财长。本森特原来是索罗斯基金实际掌控人,因为索大爷已经年龄很大了,去年的时候才刚刚把基金的业务交给他儿子亚历山大,但在这之前,最主要的几场战役本质上来讲都是本森特在主导。 2012年当时我从北京去香港约朋友们吃饭的饭局上,当时斯索罗斯基金在香港办公室跟我说,本森特从这儿去了日本。我说OK。我经常说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当然你知道,网民们最可怕的地方是巴菲特“SB”、索罗斯“SB”,我最“牛逼”。你要记住,他们的所有行为一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巴菲特第一次去是2011年,我们正在讲福岛核电站泄漏,核废水污染以后海鲜不能吃的时候,一个80多岁的老头顶着核辐射泄漏去日本吃海鲜了,当然他去日本干吗,这其实很关键。 之后我们跑到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那几年,我陆陆续续跟很多人讲,日本正在发生变化,日本的利率结构都会随之变化的,当然包括日本的证券市场。今年日本股市终于走出这35年了,创下...

图解美国对华及对全球其他国家关税政策影响-wsj

候任总统特朗普 (Donald Trump) 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把对华加征关税搞成了他的标志性政策。之后上台的总统拜登 (Joe Biden) 基本上保留了这些关税,并指示提高对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关税。 根据 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 对截至 9 月份的美国人口普查局 (U.S. Census Bureau) 数据的分析,自特朗普在 2018 年开始对中国上调关税以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的平均实际关税税率已从约 3% 跃升至约 11%。为商业团体提供数据和研究的 TPW 表示,美国从所有国家进口商品的平均实际关税税率已从逾 1% 升至逾 2%。 现在,特朗普准备再次加大对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压力,他最近提议对所有来自中国的产品加征 10% 的关税,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这可能会颠覆他在 2020 年签署的《美墨加协定》(USMCA),该协定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这三个北美国家之间的免税贸易。 在关税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商品在美国进口中所占份额已经下降,而全球其他国家在美国进口中所占份额有所上升。尽管如此,中国仍是美国的第二大商品供应国。 关税是对跨境商品征收的税。在适用关税的时候,美国进口商通常在外国商品抵达入境口岸时缴纳关税,这一过程由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 (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负责。美国主要将关税作为保护某些行业的工具,以及对其他国家贸易壁垒的回应手段。关税也是美国政府的一个收入来源。 特朗普过渡团队发言人 Brian Hughes 表示:“特朗普总统已承诺实施关税政策,保护美国制造商和劳动者免受外国公司和外国市场不公平做法的伤害。” 拜登在上周敦促特朗普重新考虑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的威胁,警告称这可能会损害美国与这两个最亲密盟友的关系。白宫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平均实际关税税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关税收入占进口商品价值的百分比来衡量。例如,2023 年美国从印度购买了价值约 840 亿美元的商品,进口商为这些商品支付了约 20 亿美元的关税,鉴于此,来自印度的进口商品的平均实际关税税率约为 2.4%。 经济学家使用这一指标来衡量关税如何应用于大类商品或原产国,并根据进口价值和关税税率的构成进行加权。 即使关税政策没有改变,随着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这一税率也会...

调查数据 |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于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从当前掌握的资料看,这是国内关于城镇居民资产负债情况最为完整、详实的调查之一。 根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 第一,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资产分布分化明显;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无风险 金融资产。 第二,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为56.5%,负债集中化现象明显,负债最高20%家庭承担总样本家庭债务的61.4%;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第三,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分化程度高于资产的分化程度。与美国相比,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富分布相对均衡(美国净资产最高1%家庭的净资产占全部家庭净资产的比重为38.6%,我国为17.1%)。 第四,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为9.1%,总体稳健,少数家庭资不抵债;居民家庭债务收入比为1.02,略高于美国居民水平(0.93);偿债能力总体较强,偿债收入比为18.4%,居民家庭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第五,需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居民家庭金融资产负债率较高,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二是部分家庭债务风险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低资产家庭资不抵债,违约风险高;中青年群体负债压力大,债务风险较高;老年群体投资银行理财、资管、信托等金融产品较多,风险较大;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突出。 城镇居民家庭资 产分化明显,金融资产占比低,房产占比超七 成 城镇居民家庭资产分化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0万元。均值与中位数之间相差154.9万元,表明居民家庭资产分布不均。居民家庭资产分布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居民家庭资产的集中度较高,财富更多地集中在少数家庭。 将家庭总资产由低到高分为六组,最低20%家庭所拥有的资产仅占全部样本家庭资产的2.6%,而总资产最高2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63.0%,其中最高1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47.5%。 第二,区域间的家庭资产分布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家庭资产...

华邮:美国贸易战背后的胡言乱语

美国贸易战背后的胡言乱语 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征收关税的理由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周三,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白宫宣布“解放日”关税时手持一张图表。(Demetrius Freeman/华盛顿邮报) 周三,特朗普政府详细阐述了其计划背后的思路,即破坏全球贸易体系和美国在过去 80 年中帮助建立的经济秩序。对于那些希望理解这一理由的人来说,忘掉它吧。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 “解放日” 是关于行使权力,不管经济。 从目标名单(其中包括 几个居住 着 企鹅 和北极熊且不向美国出口任何产品的无人居住的岛屿)到政府用来为其保护主义辩护的危害理论以及计算关税的公式, 白宫的计划 令人震惊地展示了其对经济的无知。 特朗普对世界贸易的不满背后有一丝道理,这与中国有关。这个亚洲强国补贴出口商,窃取知识产权,限制国内消费,成为世界主要出口国,同时积累了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中国冲击”——中国进口对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导致一些美国社区大量失业。 但这种现象 基本已经结束 。特朗普的另一个主张——世界自由贸易体系给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破坏了其社会结构——是不正确的。美国是战后经济秩序的最大赢家,增长速度快于大多数其他发达经济体。这并不奇怪:这个体系是按照美国的标准建立的。 源于这一错误观念的其他所有想法同样都是错误的。正如特朗普所说,关税 无法消除贸易赤字 。贸易赤字反映了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美国以弥补其预算赤字。而且由于这一赤字与任何实际繁荣指标(包括制造业生产、就业或工资)无关,因此将其归零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正如金融市场 显然意识到的那样 ,试图这样做很可能会让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最不合理的是试图平衡与所有其他国家的贸易。然而,这是特朗普“互惠”关税的公式,适用于敢于对美国有贸易顺差的 约 60 个国家。 当一个国家对美国没有顺差时,关税为 0%,而当一个国家向美国出口而不进口任何东西时,关税为 100%。所有其他关税都按反映任何不平衡的滑动比例计算。 跟随 特朗普学习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还不算晚。他或许应该关注一下德国,尽管德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但制造业就业的足迹正在缩小(就像美国一样)。 或者他可能会从自己政策的后果中吸取教训。例如,他在第一届政府期间 对进口钢铁 征收的关税几乎没有改善 美国的 钢铁   产量或就业率。 最关键的是,特朗普或许能从之前对全球贸易体系的攻...

美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关税问题上扮演次要角色,震惊华尔街

  从唐纳德·特朗普 总统周三宣布全面征收关税的那一刻起 ,到第二天随之而来的市场混乱,财政部长 斯科特·贝森特 的手机里就不断响起与他以前所在行业相关的高管发来的短信。 据知情人士透露,多位对冲基金经理和金融高管联系了他,希望他能帮助说服特朗普同意避免征收关税。毕竟,作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前首席投资官,贝森特是他的潜在盟友。人们认为他可以向总统解释,极端的新税款将损害经济,并继续对市场造成严重破坏。 但事实上,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贝森特并不是此次关税声明的主要推动者。这位知情人士说,他利用自己在白宫会议上的角色,根据不同的关税水平,为市场和经济规划出可能出现的情景。 关税政策主要由特朗普核心圈子中的一小群人决定,有关关税结构的关键决定都是 在总统宣布之前 做出的。财政部发言人拒绝置评。 如今,特朗普重塑美国经济、推动美国制造产品的计划与华尔街权威人士发生了冲突。华尔街权威人士数十年来一直从“国际贸易推动世界秩序”的理念中获利。甚至一些共和党议员也敲响了警钟。 至少在过去两天里,华尔街所担心的市场大屠杀已经发生,市值 蒸发 5.4 万亿美元,标准普尔 500 指数跌至 11 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范围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正在加剧。而那些支持特朗普政府减税和放松监管承诺的高管们现在正面临着一项可能扰乱他们业务的经济议程。 私募股权公司正在 取消 首次公开募股,并降低对交易复出的预期,他们曾希望这将有助于刺激融资。对冲基金正在 权衡 特朗普的下一步行动是否太不可预测,甚至不值得押注。曾预测特朗普将采取更有利于增长的议程的银行领导人不得不降低预期,摩根大通经济学家 预测美国 今年将陷入经济衰退。 股市暴跌甚至让特朗普在政界最热心的支持者预测了更广泛的影响:德克萨斯州参议员 泰德·克鲁兹 表示,各地的关税“将摧毁国内的就业,并对美国经济造成真正的损害”。他在播客中 警告称,这些关税 将使共和党在 2026 年中期选举中面临“血洗”。 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年就密切关注股市的表现,他已经表明,他不会轻易因关税引发的暴跌而改变政策。他周五表示,该政策将继续实施,大公司对关税计划 并不担心 。在股市遭遇五年来最大跌幅之际,总统正在西棕榈滩高尔夫俱乐部。 在政府内部,市场影响已引起紧张,官员们将关注周一市场影响是否会延续到第三个交易日。然而,人们有一种感觉,任何政策转变都必须由...

特朗普的“解放日”将重创美国经济

经济学人: 即便是 特朗普最铁杆的批评者也承认,他是一位高超的营销大师。因此,他将于 4 月 2 日公布一系列关税。总统承诺,这些关税将标志着美国的“ 解放日 ”——这是一个转折点,届时美国将开始重新赢得几十年来失去的尊重和金钱。 实际上,这不会带来任何解放。在重返白宫的两个月里,特朗普将把美国的整体关税水平提高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将使美国 经济增长放缓 、通胀上升、不平等加剧,而且很可能出现财政问题。 情况会变得多糟?据报道,包括特朗普最亲密的顾问在内的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终细节。总统在暗示宽大处理和坚持政府必须采取强硬路线之间摇摆不定。然而,随着他这样做,他的做法的轮廓也逐渐清晰。在竞选过程中,他经常发誓要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 10% 或 20% 的普遍关税。上任后不久,这个想法就被“公平和互惠”关税的承诺所取代,征税额将与其他国家针对美国商品设置的壁垒相匹配。 结果可能是对各个国家征收不同关税水平(或许是不同层级)的大杂烩。财政部长 斯科特·贝森特 (Scott Bessent) 表示,白宫将主要针对“肮脏的 15 国”,即他认为对美国征收高额关税的约 15% 的国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列出了 21 个与美国存在大量商品顺差的经济体,其中包括英国、欧盟和日本,这可能是针对的目标。 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将根据几项措施实施互惠关税,包括其他国家的关税税率、税收政策和货币管理。但没有一项措施是明确的。如果他们试图匹配关税,那么美国海关官员将根据产品和国家执行约 260 万种不同的税率。一旦将其他措施纳入考量,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就更大了。所有这些都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普华永道咨询 公司 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白宫 严格匹配各国的关税和境外税收,印度很快就会发现自己面临 28% 的美国征税,而德国将面临 20% 的征税。 征税雪佛兰 无论如何,现在有几件事似乎已经非常清楚。最明显的是,特朗普是一个肩负使命的人,他决心提高关税,以重塑美国的经济模式;或者更准确地说,将其倒退一个世纪。特朗普已经对美国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实施了多轮关税,加上上周宣布的将于 4 月 3 日开始的对汽车征收 25% 的关税,他已经将美国的实际关税税率从去年的 2% 提高到 8% 左右。这是自 1940 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无论他在解放日做什么,关税税率都会更高。 特朗普似乎并不在意任何反击...

特朗普就职演讲中英文全文

谢谢,谢谢大家,非常感谢你们。非常非常感谢。副总统万斯,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参议员图恩,美国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以及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 克林顿总统、布什总统、奥巴马总统、拜登总统、哈里斯副总统,以及我的各位同胞, 美国的黄金时代从现在开始 。 从今天起,我们的国家将再次繁荣,并在全世界受到尊重。我们将成为每个国家的羡慕对象,不再让自己受到剥削。 在特朗普政府的每一天,我都会把美国放在第一位 。 我们的主权将被夺回。我们的安全将得到恢复。正义的天平将重新平衡。司法部和我们政府的恶劣、暴力和不公正的武器化将结束。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骄傲、繁荣和自由的国家。美国将很快变得更伟大、更强大,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卓越。 我自信和乐观地回到总统职位上,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国家成功时代的开始。一股变革的浪潮正在席卷整个国家,阳光洒遍全世界,美国有机会前所未有地抓住这一机遇。 但是首先,我们必须诚实面对我们面临的挑战。虽然挑战很多,但它们将被美国当前所见证的这一伟大势头摧毁。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时,我们的政府正面临一场信任危机。多年来,一个激进且腐败的体制从我们的公民手中攫取权力和财富,而我们社会的支柱却破碎不堪,似乎完全失修。 我们现在的政府连国内的简单危机都无法应对,同时还在海外接二连三地陷入灾难性事件。 它未能保护我们辉煌、守法的美国公民,却为危险的罪犯提供庇护和保护,这些罪犯许多来自监狱和精神机构,他们非法进入我们的国家。我们有一个政府,无限制地资助外国边界的防御,却拒绝保护美国的边界,或者,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人民。 我们的国家在紧急情况下已经无法提供基本服务,这一点最近由北卡罗来纳州的优秀人民证明了。他们受到如此糟糕的对待。而其他几个州在几个月前发生飓风后仍在遭受痛苦。 或者更近的是洛杉矶,我们正在目睹大火仍在无情地燃烧。从几周前开始,它们毫无防备地横扫房屋和社区,甚至影响到我们国家一些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人,其中一些人现在就坐在这里。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了。这很有趣。 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每个人都无能为力。这将会改变。我们的公共卫生系统在灾难时无法提供帮助,却在其上花费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多的钱。 我们的教育系统则教导我们的孩子为自己感到羞愧,在许多情况下,教他们仇恨我们的国家,尽管我们试图如此绝望地向他们提供爱。所有这一切将从今天开始改变,而且...

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让人回想起 20 世纪 30 年代 | 《经济学人》

  唐纳德 ·特朗普的 关税政策正在搅乱全球贸易体系。但总统的关税狂热在美国历史上并非史无前例。上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关税是在 1930 年《关税法案》(即众所周知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通过之后。该法案引发了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贸易战,加深了大萧条,并导致世界分裂成敌对集团。 《经济学人》 当时的报道为保护主义敲响了警钟。 参议员里德·斯穆特,“关税波旁王朝中最反动的人物之一”(左)和众议员威利斯·霍利(中) 图片:Topfoto 1928 年,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时,他迫切希望振兴美国农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农业的复苏意味着其产品现在可以与美国农产品竞争。1929 年,两位共和党人——犹他州参议员里德·斯穆特和俄勒冈州众议员威利斯·霍利——提出了一项增加农产品进口税的法案。这对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加拿大影响尤其大: “……由于美国是一个更富裕、人口更多的国家,华盛顿关税政策的变化对加拿大的影响比渥太华的类似变化对这个伟大的共和国的影响更大。过去,加拿大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有相当多的体验,自从胡佛政府上台并召开国会特别会议以来,他们一直密切关注华盛顿的发展。” 加拿大人有充足的时间观望,因为这项法案花了 18 个月的时间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之间来回讨论。随着大萧条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行业游说国会为该法案增加保护措施,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加拿大的报复欲望也随之增强。1930 年,自由党总理麦肯齐·金 (Mackenzie King) 提高了对美国的关税,并降低了对大英帝国其他地区的关税。 1000 多名美国经济学家和许多商界领袖恳求胡佛否决该法案。我们说,对其经济后果的担忧“是华尔街当年最严重衰退的主要原因”。但 1930 年 6 月 17 日,胡佛签署了该法案: “胡佛总统在华盛顿签署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是世界关税史上最令人惊奇的篇章之一的悲喜剧结局,世界各地的保护主义狂热分子都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修改关税的原因是为了恢复对农业不利的保护平衡。但关税表一经投入修改的大熔炉,支持者和政客们就开始全力以赴地煽动,一项最初只是为了让农民满意的措施变成了一项全面的高关税法案,其中提高了近 900 项关税,其中一些关税甚至高得离谱。” 我们写道:“这是既得利益集团通过政治影响力运作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在加拿大,金的努力不足以让选民满意。6 月 28 日,他的政党在一...

特朗普豁免手机、电脑和芯片的“对等”关税

 彭博社: 唐纳德·特朗普 总统 的政府将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排除在所谓的互惠关税之外,此举可能缓解消费者的价格冲击,同时使 苹果公司和 三星电子公司 等电子巨头受益。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于周五晚些时候公布了 这些排除措施, 将这些产品排除在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 125% 关税和对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征收的 10% 全球基准关税之外,从而缩小了征税范围。 这些豁免将适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硬盘、计算机处理器和内存芯片。这些热门消费电子产品通常不在美国生产。建立国内制造业将需要数年时间。 不受特朗普新关税影响的产品还包括用于制造半导体的机器。这对于已宣布在美国进行重大新投资的 台湾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以及其他芯片制造商而言至关重要。 关税豁免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这些豁免源于最初的命令,旨在防止某些行业的额外关税在全国范围内累积叠加。这项豁免预示着这些产品可能很快会被征收不同的关税,尽管对中国来说几乎肯定会是更低的关税。 其中一项豁免是针对半导体,特朗普曾多次承诺要对半导体征收特定关税。他尚未兑现承诺,但最新的豁免似乎与该豁免相符。特朗普的行业关税目前已设定为25%,但目前尚不清楚他对半导体及相关产品的税率将是多少。 白宫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彭博:债券市场混乱、交易狂潮和杰米·戴蒙:特朗普关税逆转内幕

  唐纳德·特朗普 的全面“对等 ”关税于周三午夜刚过生效 ,总统正在关注债券市场。 长期收益率飙升。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2001年以来最大三日涨幅。总统正面临最糟糕的局面:那些因为通胀而将他送入白宫的选民,如今却面临着物价上涨和借贷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人们开始有点不安,”特朗普承认。 几天来,总统一直在争论是否要全面推进关税计划,该计划源于 上周他在白宫玫瑰园宣布这一消息的几个小时前与他的经济助理们举行的一次 紧张会议。 在 14 个小时内,特朗普就实施了现代总统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政策逆转之一,对数十个国家的扩大关税实施三个月的暂停,并提振了自一周前宣布这一消息以来一直暴跌的股市。 中国对特朗普的关税采取了同样的报复措施,是唯一一个没有得到缓刑的国家;相反,总统再次提高了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关税。 白宫官员将特朗普的决定描述为精心制定的政策的巧妙执行,该政策促使盟友和贸易伙伴最近几天与特朗普政府接洽,寻求达成协议以避免征税。 然而,特朗普本人周三下午在白宫南草坪会见几名赛车手时承认,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场的混乱所致。 “嗯,我觉得人们有点过火了,”特朗普说。“他们有点吵闹——你知道,他们有点吵闹,有点害怕。” 周二晚上,在关税生效之前,他的长期盟友、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 林赛·格雷厄姆 致电总统,表达他对关税影响的担忧。 “我说,‘听着,你四年来一直在谈论如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现在有办法了。人们对你的所作所为做出了回应。坐下来和他们谈谈,看看你能达成什么样的协议。’”格雷厄姆说。 周三早上特朗普醒来时,警告似乎正在实时上演。总统开始关注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的反应,这家通常友好的电视台上,一群高管和交易员发出了警报。 摩根大通 首席执行官 杰米·戴蒙 引起了总统的兴趣,尤其是当他表示得出全球贸易不公平的结论“完全合理”时。戴蒙鼓励外交政策制定者保持冷静,“协商一些贸易协议”。 特朗普称赞戴蒙,称“他明白这一点”。 “他非常聪明,在财务方面很有天赋,在银行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他继续说道。“他知道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 但戴蒙也警告称,特朗普的举措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而且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企业正在削减开支。 但戴蒙也警告称,特朗普的举措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而且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企业正在削减开支。 戴蒙表示:“市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