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
央行12月通过MLF净回笼1.15万亿元
中信证券认为央行仍有降息、降准空间
中国没有降息,而是利用一年期政策工具释放了2014年以来最多的资金,为明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升级做好准备。
中国人民银行将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维持在 2% 不变,彭博调查的 10 位经济学家中有 9 位预测了这一变化。中国当局还利用该工具从金融系统净撤出 1.15 万亿元人民币(1580 亿美元),这是自 2014 年以来的最大规模。
本月初,政策制定者承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约 14 年来首次转变立场——以及“更积极主动”的财政工具来提振经济。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宣布任何具体的刺激措施,这反映出他们在美国实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早些时候威胁的关税之前的耐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MLF利率保持稳定在预期之内,我们预计2025年将下调40-50个基点。”他补充道,流动性的回笼也增加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性,最早可能在年底前。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一年期保单贷款提取创纪录流动性
央行不再将 MLF 作为主要政策工具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彭博
近几个月来,中国人民银行淡化了中期借贷便利 (MLF) 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作用,转而使用七天期逆回购利率来指导市场借贷成本。自 9 月底下调 20 个基点以来,七天期逆回购利率一直保持不变。
周三,央行通过MLF投放3000亿元政策性贷款,而12月份MLF到期量为1.45万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五个月通过MLF净投放现金。
现金短缺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用来维持流动性的其他工具来弥补。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所谓的直接逆回购协议和购买政府债券净注入了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金融时报》是央行支持的报纸,在此次操作后发表的一篇报道中称,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央行减少了通过 MLF 注入政策性贷款的力度。报道称,央行还创建了多种其他工具,以平滑 MLF 到期金额较大的波动。
展望未来,市场预计中国明年将大幅降息。这种预期已导致基准主权债券收益率本月跌至历史低点。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1个基点,至1.73%,接近历史低位。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