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为什么生育率下降不是危机

 BMG:

人口结构转变是经济史上许多重大转变的决定性特征。然而,我们最近关于生育率和资历变化的讨论中却暗流涌动,我们应该予以挑战。

出生率正在下降,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出生率远低于历史上理想的水平。这种多年来的发展要么让我们感到恐惧,要么让我们感到好笑。如果不推动政策制定者加强人口拥挤和饥饿世界的粮食安全,他们就被敦促为未来人口过度收缩和整个社区的运作受到威胁的情况做好计划。还有一个新兴的奇特物品市场,比如韩国的婴儿车热潮——带着贵宾犬而不是孩子四处走动。这些极端情况毫无帮助,也无法掩盖一个更广泛的观点:女性已经体验到了少生孩子或不生孩子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是无法挽回的。我们应该慎重采取应对措施,支持人们在一个稍微小一点的、而不是空虚的世界中过上好生活的能力。

家庭变得越来越紧凑这与更大的繁荣有着内在联系。几十年来,关于人口数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人口过多而资源不足的担忧上。大规模饥荒将摧毁地球,法律和秩序将崩溃。生物学家保罗·埃尔利希 1968 年出版的《人口爆炸》一书销售了数百万册,抓住了当时的情绪。两代人之后,警钟再次响起——原因相反。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联合国人口司预测世界人口将在 2080 年代达到 103 亿的峰值;十年前,该机构认为这一可能性很小。当时人们担心城市人满为患,难以提供医疗、教育和卫生等服务。现在,联合国预测,2100 年的人口将比该机构之前的预测少 7 亿。这种转变应该带来宽慰,而不是焦虑。

全球人口预计将在 2080 年代中期达到峰值

然后它会开始下降

资料来源:联合国《2024 年世界人口展望》

相反,厄运多多。埃隆·马斯克宣称人口“崩溃”是必然趋势。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一地位使人们对经济话语产生了敬畏之情。随后,中国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衣钵拱手让给了印度——这是人口史上的重大时刻——中国认为这一转变对其威望造成了打击。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公民数量等同于一个充满自信的社会。他希望女性多生孩子作为一项国家服务。2015年,中国放弃了毛泽东逝世后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新领导人重建了支离破碎的经济。这项政策效果很好,可以说效果太好了。与市场自由化一起,这一举措遏制了贫困,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增长道路。

北京并不是唯一一个将生育率与治国方略混为一谈的国家。1974 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向包括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国际开发署负责人在内的高级官员发出了一份备忘录。他要求对援助计划进行审查,以评估这些计划是否足以应对预计的人口激增,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华盛顿担心迅速增长的公民人数会破坏亲美政府的稳定并增加对共产主义的支持。问题的核心是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的获取;如果友好政权被推翻,重要出口受阻,美国经济将面临巨大问题。


但时代在变,优先事项也在变。有缺陷的方法应该得到纠正。与此同时,必须承认人类走到这一步是有充分理由的。可惜讨论如此两极分化。地球不会变得空无一物。创新也不太可能停滞不前。

中国虽大,但担忧无处不在。这促使一些明智的举措出台,尽管为时过早。韩国是世界上女性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该国将成立一个部门来应对“国家紧急状态”。首尔已经任命了一位生育沙皇。泰国 计划彻底修改收养法,新加坡将把陪产假增加一倍,马来西亚希望减少对所得税的依赖。在亚洲经济繁荣时期吹嘘低税率的地区,消费税也在上涨。在未来,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年轻工薪阶层越来越少,这一进程需要加速。这些都是合理的建设性政策。一些修改更引人注目,比如日本那家历史悠久的巴士公司非常担心没有乘客,以至于进军对冲基金业务

显然,有些调整是合理的:总生育率(用于估计一名妇女将生育多少个孩子)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一趋势在亚洲最为明显。去年,韩国的总生育率下降至 0.7,新加坡首次跌破 1 日本则降至创纪录的 1.2。中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凭借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重塑了供应链,并使其成为世界工厂,但现在正努力应对人口下降的问题。即便是菲律宾,该国的劳动力支撑着远离家乡的医院系统和商船的正常运转,该国的家庭规模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出生率下降是全球现象

全球许多地区和人口的生育率已经降至接近或低于更替水平

资料来源:Bhattacharjee、Schumacher 等人,《204 个国家和地区 1950-2021 年生育率及 2100 年预测: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综合人口分析》《柳叶刀》,2024 年 3 月

注:预测从 2021 年之后开始。

然而,恐慌并没有达到目的。人口结构转变在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上都曾出现过,包括工业革命,甚至可能是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城市为主,大家庭的必要性也随之降低。 家长们意识到,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投资小家庭会更好回报可能是巨大的。

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的到来,即劳动力大幅增加,而受抚养人减少的最佳时机。如果你在这个时期投资教育,你就会得到回报。去年我去菲律宾报道时,官员们告诉我,他们 对获得红利持乐观态度。家庭规模缩小的趋势受到欢迎,而不是令人恐惧。

如果人类历史上小家庭能带来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会让人惊慌失措呢? 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市乔治梅森大学教授、《世界如何致富》一书合著者马克·科亚马认为,不同之处在于东亚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欧洲和美国。科亚马告诉我:“他们把 200 年压缩到 50 年。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把 80 年发生的事情压缩到 30 年。”


这对财政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并非不可克服。生育率下降意味着进入职场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而老龄人口数量则不断增加。这导致政府用于支持养老金和医疗支出的税收收入减少。中国 9 月宣布提高退休年龄,这是自 1978 年以来首次提高退休年龄,这体现了这种担忧。如果对社会保障体系偿付能力的担忧导致更多政府支持这些体系,那就更好了。无论生育率如何,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好办法。

一个绊脚石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很难接受增长放缓会带来好处这一观点。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许多经济模型都认为情况会好转,而这种假设是基于“越大越好”的。我们倾向于富裕。我们 为日本农村破产的市政府、用木板封闭的弹球室和废弃的房屋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区,每个人都有两份工作,日本的失业率一直低于七国集团的水平。当人们痴迷于日本的通货紧缩和断断续续的经济衰退时,人口下降被视为另一个无休止的灾难。日本的人口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人们庆祝该国恢复了昔日的实力。股市高企,通胀上升,利率上升,沃伦·巴菲特也看好日本

预计非洲人口将增长最快

与其他地区的相对下滑相比,这一数字显得更为突出

资料来源:联合国

注:预测从 2024 年开始。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 要求社会在看待中老年人方面做出重大改变我们谈论种族、性别和身份的方式已经变得更好了。为什么有关年龄的语言停留在过去?例如,我们知道,对很多人来说,65岁就结束工作是天方夜谭。我们应该谈论长寿,而不是衰老。人工智能可以填补劳动力中新出现的空缺。令一些人感到震惊的是,机器人已经在菲律宾的呼叫中心等一系列领域取代了人类。但正如一位高管向我解释的那样,机器仍然需要有人来维护和开发能力。

幸运的是,关于劳动力的传统观点正在受到一些审视。是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将会减少,并带来更冷淡的经济扩张。但劳动力市场不会崩溃。根据哈佛大学两位学者的论文,如果人们的工作生涯没有受到如此限制,劳动力活力的衡量标准能够识别出工作时间更长、更晚的人,那么对经济增长的打击就不会那么明显。政策应该由预期的经济走势而不是后视镜来驱动。

随意使用“紧急状态”等字眼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政府实际上可能会援引这些条件,并全力发挥其权力。这就是政客们对所认为的威胁反应过度的地方。华盛顿人口参考局局长詹妮弗·修巴警告说:“这为我们不想去的地方打开了大门。”“‘紧急状态’太多次意味着暂停制衡,只有这一次。”她回忆起前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 20 世纪 70 年代实施戒严令,以及在那段令人遗憾的时期大力推行大规模绝育。我们有充分理由警惕类似的事情发生,以实现相反的目标。女性肯定会成为输家。

我们需要警惕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但要抵制草率决策的诱惑。生育之船已启航。现在是时候专注于适应,并记住随着家庭规模变小,我们遇到的好事。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付鹏11月24日在HSBC内部演讲速记

《2024年年终回顾和2025年展望——对冲风险VS软着陆》   上篇 正值年底,虽然刚才汇丰一直强调大家不录音不录像,但大概率你挡不住。我在这儿讲话会谨慎一些,非常小心谨慎,大概率会有人透露出去,放到YouTube上,基本上所有见我都说付总我在YouTube上看过你的视频,我说那都是盗版的,靠盗版发财的也不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官方的,回顾会多一点,展望不多,因为这个月展望完了之后下个月怎么办?有些话对我来讲我倒觉得很简单,本质上原来我们是做Hedge Fund出身,所以我们的逻辑框架整体具有极强的延续性,不是说今年去讨论,或者说明年去讨论。 惯性思维从2016年开始,我一直在跟大家强调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然经历过过去的几年时间,我相信在座各位应该对这番话的理解变得越发深刻。 2016年实际上是美国特朗普的第一次大选,我有一个特点,我的特征是如果我觉得什么地方有投资机会,我可能第一时间去一线调研,我不喜欢看YouTube,我也不喜欢在网上扒。当然你会说,现在ChatGPT很强大了,人工智能好像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可能广泛流传或者广泛传播的很多信息是错的。这一点在2012年当时我从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我的感悟是最深的。 当然去日本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名字叫本森特,很快大家就会非常熟悉他的,目前来讲应该是特朗普政府提名的美国财长。本森特原来是索罗斯基金实际掌控人,因为索大爷已经年龄很大了,去年的时候才刚刚把基金的业务交给他儿子亚历山大,但在这之前,最主要的几场战役本质上来讲都是本森特在主导。 2012年当时我从北京去香港约朋友们吃饭的饭局上,当时斯索罗斯基金在香港办公室跟我说,本森特从这儿去了日本。我说OK。我经常说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当然你知道,网民们最可怕的地方是巴菲特“SB”、索罗斯“SB”,我最“牛逼”。你要记住,他们的所有行为一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巴菲特第一次去是2011年,我们正在讲福岛核电站泄漏,核废水污染以后海鲜不能吃的时候,一个80多岁的老头顶着核辐射泄漏去日本吃海鲜了,当然他去日本干吗,这其实很关键。 之后我们跑到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那几年,我陆陆续续跟很多人讲,日本正在发生变化,日本的利率结构都会随之变化的,当然包括日本的证券市场。今年日本股市终于走出这35年了,创下...

高善文:2025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GDP增速每一年被高估了3个百分点,累计高估了10个百分点

  主要内容 GDP增速每一年被高估了3个百分点,累计高估了10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到泡沫破灭前,积极状态下需3-4年; 经济转型有一定成绩,但周期对中性行业的影响程度大于转型; 数据反映一个省人口越年轻,消费增长越慢,越老则增长越快; 累计有4700万劳动力,无法正常找到工作;就业数据下降,就业质量恶化; 就业和增长的关系在过去两年显得非常反常。 (路演时间2024年12月3日) 一、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但周期性压力超过了成长的烦恼 2018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步摆脱依靠债务基建和房地产驱动的增长形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过程中有些行业兴起,有些行业衰落,总量层面经济增速放慢可以理解可以想像,属于转型过程中的成长的烦恼,更多来自于周期的扰动而不是转型的代价。 我们以全部上市公司为基础(A股、港股,中概股),把这些公司分为三类, 1.支持类2500家,政府支持鼓励,支持经济转型引导方向; 2.限制类500家,政府试图加以规范管理和限制,行业自身也在走向衰落; 3.中性类2600家,商贸零售社会服务,和转型过程没有很紧密的联系,整体属于中性。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2024GDP总量50%以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比,中性类占比60%,支持类占比20%,限制类占比低一些。 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比,中性类略高于50%,限制类和支持类在20%上下。 2016年至今,中性类行业的营业收入/总市值占比总体稳定, 2018-2020年之间,限制类行业占比明显收缩,支持类行业占比明显扩张 ,政府试图限制的行业在收缩,政府试图支持的行业在扩张,营业收入和总市值维度都是如此。 说明,经济转型在确定性的发生。无论经济增速如何波动,中性行业的占比一直保持不变,不受到限制性和支持性政策的影响。 观察股价表现,我们把所有支持类上市公司视为一家公司, 设定在2018年股价为1,其他类别同理。2018年以来,支持类板块的股价上升,限制类板块的股价大幅下跌,二者之间的裂口是过去十几年没有看到的,这说明政府引导经济转型的努力在金融市场的定价反映出来。2010-2018年,股价表现则完全相反,进一步确认政府引导经济转型的转折点。 人们很容易把总量层面的问题和转型结构联系起来,甚至可能把总量的问题归结为转型的问题。 我们通过观察中性行业的表现,去剥...

2014-2024,仅仅10年 大象公社

 《2014-2024,仅仅10年》 大象公社 十年前的夏天,年轻人不愿当公务员,国考人数锐减36万,热帖称“机关钱少活多”。 那年全国毕业生700余万,就业率超九成,复旦学生租游艇办毕业舞会,女孩们花两千元买晚礼服,夜游江海。 那年世界的齿轮咬合稳定,中美迎来建交35周年。美国民调中,超72%年轻人,将中国视为“朋友”。 夏天前,奥巴马夫人到访,体验了长城、紫禁城与成都火锅。 慕田峪长城上,总统夫人看燕山起伏,觉得一切宽阔且美妙,“长城的长度几乎相当于从美国缅因州到俄勒冈州的四倍”。 那年的国运也如山峦起伏。 夏天时,股市清冷,七成账户闲置,股民调侃关灯吃面,7月IPO开闸,并购潮掀起,年底股市单日放量7100亿,狂飙冲天。 楼市故事也相似。十年前的五一,房企奄奄一息,北京楼盘推出零首付,南京楼盘跳远减十万,上海房展出动比基尼美女吸引眼球。9月楼市松绑,炒房客陷入狂欢。 十年前的人们尚不知卷与颓,偶有下挫,也认为不过是插曲,对一切满怀自信。 贾跃亭宣布要造超级互联网汽车,罗永浩宣布要发布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真正手机大卖的是小米,第一季度销量超过苹果。 夏天过后,雷军去乌镇参加首届互联网大会。他磕磕巴巴说,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呢? 那年乌镇最风光还是BAT,三家都在硅谷设立了分支,李彦宏说机会太多,他很着急: 我们其实处在非常有意思的时代,这是魔幻一般的时代,正好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互联网的兴起。 入夜,乌镇白墙黑瓦水音桨声。丁磊拼起旧木桌,摆起乌镇宴,座中人微博记录:十几瓶黄酒喝去,陈年故事吐出,煮酒笑谈云中事,天罗地网立旌旗。 未被邀请的马云,才是那年真正的主角。十年前的夏天,阿里启动全球最大规模IPO。 上市前,马云发内部邮件,建议员工不要挥霍,处理好财富,“我们这么辛苦,可不是为了变成一群土豪”。 当年9月,阿里上市,马云登顶中国首富,万名阿里员工成千万富翁,宝马销售和房产中介堵在阿里园区门口。 十年前的夏天蒸腾如梦,浩荡热风吹过中国。北京高温刷新了1951年以来纪录,居民用水多喝出4.5个昆明湖。 济南、上海、重庆、吐鲁番尽成火炉,更大热浪在互联网彩票服务器上。那年是巴西世界杯,足彩卖出23亿。 在广州,恒大正在冲击中超三连冠,教练席上,新任助教李铁说,有很多东西不是金钱所能衡量,“我给自己十年左右的时间,争取成为国家队的主教练”。 那个夏天,恒大冰...

数千亿美元资金如何绕开管制逃离中国 - WSJ

  经济学家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的一项数据分析显示,过去几年中国资本外逃规模似乎令 2015 年和 2016 年相形见绌,那时的中国正遭遇着上一轮房地产市场低迷,引发了以美元计价的最大的一波资本外流。 《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显示,在截至今年 6 月底的四个季度里,可能有多达 2,540 亿美元的资金非法流出中国。这超过了近 10 年前的那波资本外逃,当时的资金外流曾引发人们对中国可能爆发金融危机的担忧。但对这类资金外流的估计本身并不精确,而且,由于现在中国整体经济规模比当时大得多,资本外逃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例似乎也小于当时。 一些没有被统计在内的资金可能包括滞留在海外的出口收入,这些资金没有被带回中国,而是留在海外享受更高的存款利率和投资机会。 即便如此,这种现象对中国决策者来说仍值得担忧。在中国官员专注于严格管理人民币汇率之际,资本外流加大了人民币的压力,不过中国政府近期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措施正在提振人民币和中国股市,可能会促使人们暂时将更多资金留在中国。 大批资本逃离也突显出一个事实,那些有资源,有财力,能把资金带出国门的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越来越没有信心。 心灰意冷的投资者 为了绕开政府管制,人们用上了各种老办法,比如将贵重物品运往海外,或是为进口商品支付过高的价格,这些办法屡试不爽,但依然要冒风险。还有一些人想出了新点子,比如将装载着加密货币的电脑硬盘运往其他司法辖区,并在那里兑换成现金。 造成资金外流的原因包括新冠疫情,政府对民营部门的打击,以及人们广泛担心中国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 IMF) 数据显示,到本十年末,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从目前的 5% 左右放缓至 3% 左右,而 2020 年以前的增长率接近 7%。据巴克莱 (Barclays) 估计,2021 年以来,中国史诗级的房地产市场崩盘估计已导致约 18 万亿美元的家庭财富灰飞烟灭。 尽管中国政府最近出台的刺激措施(包括承诺加大财政支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今年的经济增长,但现在断言这些措施能否带动经济持续复苏为时过早。 从长远来看,中国面临劳动力老龄化和萎缩带来的严峻挑战,而在贸易、安全和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上,中国与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也陷入冲突。 中国官员试...

香港金融中心如何日益内地化并逐渐远离西方 - WSJ

  今年春天,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陈翊庭 (Bonnie Chan) 进行了一次讲话,当时她身后挂着等待敲响的金锣。她当时赞扬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并不出奇。出奇的是她是怎么说的。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陈翊庭用普通话发表了讲话。当天有三家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在港交所推出新的加密货币基金,这三家公司以 2:1 的投票结果选择了普通话,而不是英语。港交所没有提供英语或任何其他语言的同声传译。 随着红绸包裹的锣槌敲响金锣,交易开始,在场的几个西方人静静地看着。一位记者问,他们听懂陈翊庭讲话的内容了吗?他们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听懂。 无论从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看,北京政府对香港金融业的接管似乎已不可逆转。随着国际金融机构、企业和外籍人士纷纷撤离,这个世界首屈一指、东西方交汇的投资中心正变得越来越内地化。 在今年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 (IPO) 中,外资银行在五分之一的交易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而就在两年前,这一比例约为一半。在香港的债务资本市场,中资银行已取代西方银行,成为该市场收入最高的银行。 私人银行家越来越多地服务于中国的富一代,而不是过去几十年积累财富的富裕外籍人士。企业招聘人员表示,要想在香港找到工作,会说普通话至关重要。 港交所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在活动和上市仪式上,会尽可能采用双语形式,并根据具体发行方的喜好进行调整。他还说,3 月份就任行政总裁的陈翊庭经常用英语发表讲话。 从港交所步行一小段路,有一家名为 The Iron Fairies 的鸡尾酒吧,上述转变在这里感觉很明显。多年来,这家酒吧一直是西方银行家经常光顾的地方。 经营这家酒吧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Sandeep Sekhri 说,现在,来这里消费的主要是内地顾客,他们更喜欢买一瓶瓶的威士忌和龙舌兰酒,而不是单杯酒水。今年年初,酒吧的驻场爵士乐队学会了几首普通话歌曲,包括上世纪 70 年代的一首国语流行金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高盛 ( Goldman Sachs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和瑞银( UBS ) 等投行曾经能从香港赚得巨额佣金收入,随着此类收入大幅下降,这些银行已在亚洲各地的投行部门进行了多轮裁员。据资本市场律师称,一些全球最大的国际律师事务所也效仿银行裁员,因其难以与中国同行竞争,后者通常收费较低。 从长远来看,这种转变意味着西方金融机构需要制定新的中国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