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
自冷战结束以来,富裕国家的企业巨头一直是全球贸易的主导力量。如今,几乎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和工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程度较小)的跨国公司遍布全球的业务的影响。随着中国汽车、服装等行业的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向海外扩张,这些巨头现在正面临威胁。一场新的商业竞争已经开始。它的战场既不是中国,也不是富裕国家,而是全球南方快速增长的经济体。
中国企业的扩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全球化供应链。去年,中国企业的绿地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两倍,达到 1600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在马来西亚、摩洛哥等国家建厂。不太引人注意的是,中国企业也在追逐生活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 50 亿消费者。自 2016 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在全球南方国家的销售额增长了三倍,达到 8000 亿美元,现在这些国家的销售额超过了富裕国家。对于试图应对中国崛起的西方来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教训。
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部分原因是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激烈竞争。它们正在蚕食从印度尼西亚到尼日利亚等地现有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非洲人购买的智能手机中,有一半是由电子公司传音生产的。迈瑞医疗是拉丁美洲领先的患者监护系统供应商。中国的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制造商正在发展中国家扩张,而 TikTok 十大市场中,有九个恰好位于发展中国家。
然而,中国扩张的具体形式是西方和中国政府政策的结果。随着富裕国家设立贸易壁垒,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中国商品拒之门外,一些中国企业正试图通过将生产转移到全球南部来规避限制。与此同时,向新兴市场销售产品也变得更具吸引力。中国政府努力与全球南部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特别是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 (BRI) 推动 1 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些企业的道路因此变得更加顺畅。随着西方转向内部,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的关系则更加密切。
在全球化受到冲击的当下,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教训:贸易可以带来非凡的利益。廉价、创新和绿色商品的选择范围更广,数十亿人的生活将得到改善。传音的 100 美元智能手机意味着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人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互联网提供的所有知识和服务。价格实惠的医疗设备将挽救无数生命。低成本的气候友好型技术使发展中国家更有可能在变得更加富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控制其温室气体排放。
另一个教训是,保护西方跨国公司免受竞争的成本非常高昂。国内的竞争意味着,中国企业曾经因生产劣质山寨产品而受到嘲笑,但现在却掌握了为低收入消费者生产商品的诀窍,而西方公司却从未做到这一点。中国企业现在处于电动汽车和电池领域的前沿,而这些行业正是发达国家政府在国内纵容的行业。快时尚公司 Shein 等公司打破了中国品牌缺乏全球吸引力的观念。中国企业在全球南部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日本跨国公司。按照目前的趋势,到 2030 年,他们将超越欧洲公司,与美国公司并驾齐驱。
对于全球南方国家的政府来说,教训更加微妙。东道国的政策制定者有机会让本国消费者富裕起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创新和竞争。但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在保护主义和被动之间做出权衡。
与西方一样,与中国公司竞争的当地行业会以中国热衷于补贴为由寻求特殊保护。巴西已对电动汽车征收关税,部分中国出口产品在印尼也面临征税。然而,将中国产品拒之门外将剥夺消费者选择和创新的权利,并使生产率低下、停滞不前的当地行业免受竞争。但政策制定者也应注意不要太过松懈。一些国家已因 “一带一路” 债务违约而蒙受损失。目前,中国公司在全球南方国家开展的大部分业务只涉及最终组装。据报道,许多公司引进中国工人,而不是雇用当地人。发展中经济体要想真正受益,就应该敦促中国公司雇用更多当地工人、分享技术并遵守当地的环境和劳工标准。
中国很可能会顺应这种趋势。多年来,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看到了培训当地员工和传授专业知识的好处,因为它们希望更接近终端市场,降低成本,避免引起愤怒的当地人的强烈反对。中国企业可能同样看到了在新兴世界扎根更深的好处。正如 20 世纪末更紧密的商业联系增强了美国和日本的软实力一样,中国也可能在全球南方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割让资本
几十年来,西方一直是全球最激烈的全球化倡导者。西方决定转向国内以抵御中国竞争,其后果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完全显现。但世界并没有停滞不前。西方跨国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是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如今,它们正在全球增长最快、人口最多的市场中失去地盘。中国已经从中获益。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