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为什么美国无法摆脱通胀担忧

经济学人:

Some hikers believe that the last mile is the hardest: all the blisters and accumulated aches slow progress at the very end. Others swear that it is the easiest because the finishing line is in sight. For the Federal Reserve, the last mile of its trek to bring inflation back to its 2% target has been simultaneously easy and hard. Easy in the sense that the central bank has not budged on interest rates for eight months, instead letting its previous tightening do the work. Hard because the wait for inflation to recede has felt rather long.

一些徒步旅行者认为,最后一英里是最难的:所有的水泡和累积的疼痛都会在最后减缓前进速度。其他人则发誓这是最简单的,因为终点线就在眼前。对于美联储来说,将通胀率带回 2% 目标的最后一英里既容易又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很容易,因为央行已经八个月没有在利率上让步,而是让之前的紧缩政策发挥作用。很难,因为等待通胀消退的时间相当长。

image: The Economist 图片来源: 《经济学人》

The slow easing of price pressures and America’s continued economic vigour have fuelled debate about whether the Fed might therefore chart a more aggressive course for the last mile of its anti-inflation journey. Policymakers had telegraphed that they would make three quarter-point rate cuts this year. But since then some prominent measures of inflation have seemingly got stuck at around 3-4%, while the unemployment rate has remained below 4%. So the big question heading into a monetary-policy meeting that concluded on March 20th was whether the Fed might pare its projection to two cuts. In the end, the central bank (or, to be a little more precise, the median voting member of its rate-setting committee) opted to maintain its outlook for three cuts in 2024, though it lowered its projection for 2025 to three cuts from four.
价格压力的缓慢缓解和美国持续的经济活力引发了关于美联储是否会因此为其抗通胀之旅的最后一英里制定更激进路线的争论。政策制定者曾表示,他们今年将降息三个季度。但从那时起,一些重要的通胀指标似乎停留在 3-4% 左右,而失业率一直保持在 4% 以下。因此,在 3 月 20 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最大的问题是美联储是否会将其预测削减到两次降息。最终,央行(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其利率制定委员会的投票中位数成员)选择维持其 2024 年降息三次的预期,尽管它将 2025 年的预测从四次下调至三次。

An important gap in inflation measures helps explain the Fed’s rationale for sticking with its plan for this year. Much of the concern about the persistence of inflation stems from recent readings of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ore” CPI, which strips out volatile food and energy costs, decelerated throughout much of 2022 and early 2023, but since last June has picked up speed. In both January and February it rose at a monthly clip of roughly 0.4%, a rate which, if sustained for a full year, would lead to annual inflation of about 5%—far too high for comfort for the Fed. In such a scenario America’s central bankers would be fretting not about cutting rates but about whether to resume raising them.
通胀指标的一个重要缺口有助于解释美联储坚持今年计划的理由。对通胀持续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源于最近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读数。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的 “核心”CPI 在 2022 年大部分时间和 2023 年初都有所放缓,但自去年 6 月以来已经加快了速度。在 1 月和 2 月,它以大约 0.4% 的月度速度上升,如果这一速度持续一整年,将导致每年约 5% 的通胀率——对于美联储来说,这太高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央行行长们担心的不是降息,而是是否恢复加息。

Yet whereas investors and commentators tend to emphasise the CPI, in no small part because it is the first inflation data point each month, the central bank’s focus is a separate gauge: the price index for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which comes out several weeks later. Core PCE prices have been better behaved. Although they heated up in January, their annualised pace over the past half-year has been smack in line with the Fed’s 2% inflation target. This has helped give central bankers the confidence that they can start trimming rates relatively soon.
然而,尽管投资者和评论员倾向于强调 CPI,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每个月的第一个通胀数据点,但央行的重点是一个单独的指标:个人消费支出的价格指数,该指数将在几周后公布。核心 PCE 价格表现较好。尽管它们在 1 月份升温,但过去半年的年化速度与美联储 2% 的通胀目标一致。这有助于让央行行长们有信心,他们可以相对较快地开始降息。

At a press conference after its meeting Jerome Powell, the Fed’s chairman, studiously avoided giving any strong hints about when the central bank will make its first cut. But the market—as implied by the price of rate-hedging contracts—expects that it will get under way in June. And Mr Powell was generally satisfied with price trends. “We continue to make good progress in bringing inflation down,” he said.
在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杰罗姆 · 鲍威尔(Jerome Powell)刻意避免就美联储何时首次降息给出任何强有力的暗示。但市场——正如利率对冲合约的价格所暗示的那样——预计它将在 6 月开始。鲍威尔对价格走势总体上感到满意。“我们继续在降低通胀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他说。

image: The Economist 图片来源: 《经济学人》

What accounts for the CPI-PCE divergence? The CPI is more rigid, with its components adjusted annually; the PCE is in effect adjusted every month, reflecting, for example, whether consumers substitute cheaper apples for dearer oranges. Over time that leads to slightly lower PCE price growth. Different weightings have also had a big impact this year. Housing makes up about a third of the CPI basket but just 15% of the PCE one, and stubbornly high rents have kept the CPI elevated. There are other differences, too. For instance, airfares pushed up the CPI in February, based on prices for a fixed set of flight routes. The PCE, which considers distances actually flown, has been lower.
是什么导致了 CPI-PCE 的背离?CPI 更加严格,其组成部分每年调整一次; PCE 实际上每个月都会进行调整,例如,反映消费者是否用更便宜的苹果代替更贵的橙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导致 PCE 价格增长略有下降。今年不同的权重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住房约占 CPI 篮子的三分之一,但仅占 pce 篮子的 15%,而顽固的高租金使 CPI 保持高位。还有其他差异。例如,机票价格推高了 2 月份的 CPI,这是基于一组固定航线的价格。考虑实际飞行距离的 pce 较低。

Another question for the Fed is where it wants to end up. In an ideal world central bankers would guide a full-employment, stable-inflation economy to what is known as the neutral rate of interest, the level at which monetary policy is neither expansionary nor contractionary. In reality, although there is no way of observing the neutral rate the Fed still tries to aim for it, with its policymakers writing down their estimates every quarter. Since 2019 their median projection has, in real terms, been 0.5% (ie, a Fed-funds rate of 2.5% and a PCE inflation rate of 2%).
美联储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希望最终走向何方。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央行行长们会引导一个充分就业、稳定的通胀经济达到所谓的中性利率,在这个水平上,货币政策既不是扩张性的,也不是紧缩性的。实际上,尽管无法观察中性利率,但美联储仍然试图以中性利率为目标,其政策制定者每个季度都会写下他们的估计。自 2019 年以来,他们的预测中值实际为 0.5%(即联邦基金利率为 2.5%,PCE 通胀率为 2%)。

That has changed, albeit pretty imperceptibly. Narrowly, the Fed’s new median projection for rates in the long run shifted up to 2.6%, implying a real neutral rate of 0.6%. This may sound like a puny, academic difference. But it lies at the core of central-bank thinking about post-pandemic growth, in particular whether it believes that rates should be higher on an ongoing basis in order to avoid economic overheating, perhaps because of rising productivity or excessive government spending. Officials appear to be heading towards that view, though Mr Powell demurred on drawing any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upward creep in long-run rates.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是难以察觉的。从狭义上讲,美联储对长期利率的新预测中值上调至 2.6%,这意味着实际中性利率为 0.6%。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学术差异。但它是央行对疫情后经济增长的思考的核心,特别是它是否认为应该持续提高利率以避免经济过热,这可能是因为生产率提高或政府支出过高。官员们似乎正在朝着这一观点发展,尽管鲍威尔反对根据长期利率的上升得出任何结论。

The Fed has still to travel the last mile in its fight against inflation. Even once the journey comes to an end, a difficult interest-rate question will remain. ■
美联储在抗击通胀的斗争中仍需走完最后一英里。即使旅程走到尽头,一个棘手的利率问题仍然存在。■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大型科技公司的花招融资方式骗不了任何人

 BBG: 雄心壮志是要付出代价的。随着科技公司竞相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那些采取创新融资方式的公司正受到信贷市场的惩罚。 速度与激情 大型科技公司正从信贷市场筹集数十亿美元。 来源:彭博社 注:1. 元相关:Beignet 270亿美元的融资;2. 与Oracle相关的:待定的380亿美元Vantage贷款和180亿美元BorderPlex贷款。 例证A是Meta Platforms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乡村地区建设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采用表外融资方式。该公司与私募股权公司Blue Owl Capital Inc.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并持有20%的少数股权。而 真正借款270亿美元 的并非Meta公司,而是合资企业中的控股股东——一家名为Beignet Investor的特殊目的实体。在交易完成之前,这家科技巨头曾联系穆迪评级和标普全球,以 确保这种融资结构不会损害其投资评级 。 尽管这些债券最初是私募发行,但贝涅特最终将其出售给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和贝莱德集团等普通投资者基金。PIMCO为此交易 承诺投资180亿美元 ,但要求更高的收益率和担保作为交换。这支25年期债券的票面利率为6.6%,比Meta公司同期限的公司债券高出约一个百分点。 溢出 Meta的债券在其合资企业发行270亿美元债券后被抛售。 来源:彭博社 Meta的债券随后遭到抛售。这是因为像Pimco这样的固定收益管理公司,尽管可以投资于公共和私人债券,仍然将Beignet视为Meta的子公司。毕竟,这家科技巨头已经同意,如果Beignet选择不续租数据中心,将承担其合资企业的未偿债务。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购买了数十亿美元的Beignet债券,因此不得不降低风险,出售部分Meta的持股。 再来看看甲骨文公司,这家公司是迄今为止最激进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预计明年其资本支出将达到运营现金流的138%,远超排名第二的Meta的84%。近来,其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本质上是一种企业债务保险)的成本大幅上涨。 购买保险 甲骨文公司的信用违约互换价格飙升 来源:彭博社 此次融资激增很可能是由于银行和甲骨文公司商业伙伴的对冲需求所致。数十家贷款机构正忙于安排巨额贷款,为由OpenAI公司、软银集团和甲骨文公司牵头的雄心勃勃的“星门”(Stargate)项目提供资金,该项目旨在迅速在美国...

WSJ:拉里·萨默斯的权力如何延缓了对其与爱泼斯坦关系的清算

华尔街日报: 去年11月,一群商界、学术界和政界的知名人士齐聚哈佛大学一间镶着木板的会议室。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向劳伦斯·萨默斯致敬,这位前财政部长兼哈佛大学校长是其时代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 在为期一天的庆祝活动中,萨默斯庆祝了他的 70 岁生日,宾客们纷纷称赞他,其中包括 Meta 公司前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和曾担任克林顿总统和奥巴马总统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的吉恩·斯珀林。  本周,心灰意冷的萨默斯发现自己身处不同的境地:他站在哈佛大学演讲厅的讲台上,请求学生们的原谅,因为他的职业生涯正在走向崩溃。 根据一位与会者拍摄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的视频,萨默斯说:“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已经看到了我的道歉声明,我对与爱泼斯坦先生的沟通行为表示羞愧。但我认为履行我的教学职责非常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萨默斯与爱泼斯坦的关系过了这么久才损害他蒸蒸日上的事业? 2004年9月,杰弗里·爱泼斯坦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晚宴上与时任哈佛校长拉里·萨默斯交谈。(图片来源:  Rick Friedman/Alamy) 在庆祝拉里·萨默斯70岁生日的活动上,萨默斯与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握手。   (图片来源:Cam E. Kettles/《哈佛深红报》) 这并非萨默斯第一次因与已故性侵犯者杰弗里·爱泼斯坦 的密切关系而被迫向哈佛社区表达歉意 。飞行记录显示,多年来,萨默斯曾多次乘坐爱泼斯坦的私人飞机。即使在爱泼斯坦2008年因在佛罗里达州对未成年人卖淫指控认罪,导致哈佛大学拒绝接受其捐款之后,两人仍保持着私人关系。萨默斯 曾极力争取爱泼斯坦 资助其妻子(现为哈佛大学文学荣誉退休教授)正在开发的在线诗歌项目。  此前的那些爆料似乎从未阻碍这位在学术界和政策界都举足轻重的人物的职业生涯——他的支持足以让年轻的追随者们步步高升,他的威望和广泛的人脉网络使他在危机时刻成为各组织不可或缺的人才。在哈佛大学202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他几乎没有被提及。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哈佛与爱泼斯坦(他于前一年因性交易指控被捕)的机构联系。2023年,《华尔街日报》报道了 萨默斯与爱泼斯坦通信的新细节 几个月后,他获得了一项令人艳羡的任命:加入OpenAI(ChatGPT背后的AI公司)的新董事会。 “他是一位极具权势的人物,拥有庞大的人脉网络,许多人都曾向他学习,接受过他的指导。...

“标普493指数”揭示了截然不同的美国经济

 华邮: 从表面上看,2025年对股市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标普500指数在 春季因关税政策而   陷入低迷,但   少数几家   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强劲表现将其从低迷的经济环境中拉了出来,这些企业的惊人涨幅 逆势而上 。即使到了现在,尽管11月市场波动较大,但该基准指数自年初以来仍上涨了超过12%。 被称为“七大巨头”的七家市值万亿美元的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一直处于这股增长浪潮的前沿,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巨额投入和浓厚兴趣。但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对那些并未参与人工智能投资热潮的公司——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的大多数企业——表示担忧。 如果剔除七家高速发展的科技公司,将其称为标准普尔 493 指数,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的公司销售额低迷,投资下降。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全球化进程面临去全球化和关税的逆风,而人工智能则带来顺风……这些力量正在相互较量,最终难分胜负,在这种交锋中,有人欢喜有人愁。任何与人工智能无关的事物都会受到限制。” 2022年底,OpenAI发布 了聊天机器人ChatGPT ,引发了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一些为新算法提供基础设施和支持的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就像是人工智能淘金热的“镐和铲子”——也搭上了这股浪潮。(《华盛顿邮报》与OpenAI有内容合作关系。) 自那以后,人工智能领域的支出极大地推高了“七巨头”的估值。英伟达(Nvidia)是一家长期生产视频游戏显卡的公司,如今已成为人工智能芯片的首选制造商。截至上周五收盘,自2023年1月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已飙升超过1000%。今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英伟达2025年的股价预计上涨29%——而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的股价增长则趋于平稳。(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拥有《华盛顿邮报》。) 数据公司 Palantir 凭借其帮助大型企业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运营的策略,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自年初以来市值翻了一番。美光科技 (Micron) 的内存芯片表现强劲,股价上涨超过 130%;总部位于俄亥俄州的 Vertiv 公司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业务也推动股价上涨 35%。芯片制造商英特尔 (Intel) 尽管裁员数千人,股价仍上涨了 70%。 一些专家担心,标普 500 指数(一...

为什么投资者越来越悲观?

  英伟达最先进芯片的销量 “远超预期”,黄仁勋在11月19日公布公司史上最高的季度营收时表示。这位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掌门人可谓喜事连连。截至10月份的三个月内,公司营收高达570亿美元,毛利率超过70%——这简直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业绩。然而,第二天英伟达的股价却下跌了3%。目前,其股价较10月份的峰值下跌了13%。 整个市场的股东情绪已从乐观转向 悲观 。多年来,股市持续飙升,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人工智能将大幅提升利润的预期——但大多数专业投资者现在认为这种预期过于乐观。从长远来看,近期的抛售尚在可承受范围内。尽管 标普 500指数自10月份的峰值以来下跌了4%,但自2022年的低点以来也上涨了84%。然而,在利好消息不断的情况下,股市下跌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表明长期的牛市可能最终会失去动力。交易员们神经紧绷,未来一周将密切关注抛售可能加速的迹象。 一个警示信号已经亮起:市场似乎对如何解读新的发展趋势异常犹豫不决。例如,在英伟达发布财报后的第二天早上,该公司股价飙升近5%, 标 普 500指数和 纳斯达克 指数 (一个科技股为主的指数)也随之上涨,但随后三大股指均开始回落,最终收跌。与此同时, 衡量交易员预期 标 普500 指数波动幅度的 VIX指数 (也被称为华尔街的“恐慌指数”)波动剧烈。VIX指数读数为20意味着,交易员认为一年后该股指的价格可能在当前水平上下20%之间波动。通常情况下,这一预测值每日波动幅度不超过一两个百分点。但在11月20日,VIX指数在不到三个小时内就从19飙升至28。换句话说,投资者不再相信即使像英伟达那样亮眼的业绩也能继续推高股价,因为估值已经上涨了太多。 另一个警示信号是投资者常用的避险资产变得不再可靠。诚然,近来美元重拾避险地位并走强(与4月份特朗普总统宣布“解放日”后美元与股市一同暴跌的情况截然不同)。但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黄金价格在10月份达到峰值后 下跌了 7%,在上周的市场动荡中几乎没有波动。近年来,黄金价格持续飙升,10月份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引发了人们对贵金属泡沫的担忧。如果投资者无法依靠黄金对冲风险资产的损失,那么下一次崩盘将会非常惨痛。 第三个不祥之兆是不同资产价格之间“正常”相关性的瓦解。目前,日本正是此类担忧的焦点。日元——曾经的避险货币——在上周的动荡中遭到抛售,与此同时,亚洲股市也下跌,日本的借贷...

欢迎来到百无禁忌的美国

 经济学人: 哈里·杜鲁门 卸任时有很多致富的机会,但他都拒绝了。“我绝不会参与任何将总统职位的威望和尊严商业化的交易,无论这笔交易多么体面,”他说。这位下令投放两颗原子弹的总统,靠回忆录的收入和相当于如今每月1350美元的军人养老金生活。 真是个傻瓜!如果杜鲁门生活在21世纪,他现在就可以乘坐私人飞机出席付费演讲活动,向外国政府募集捐款给他的基金会,看着他的女儿在公司董事会任职,看着他以前的幕僚经营自己的游说机构。总统反映了 他们所处时代的风俗 。杜鲁门遵循自我设定的规则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典型特征。那么,到了2025年,当总统接受了某个寻求他支持的国家赠送的波音747飞机和另一个国家赠送的价值13万美元的金条,当他的家人与外国政府达成加密货币合作协议时,美国的规则又是什么呢? 如今的美国已进入“无所不用其极”的时代。这并非始于唐纳德·特朗普,但他加快了步伐,并取消了曾经约束他人的种种限制。只要有政治庇护,规避规则便无妨。富人可以高枕无忧,因为他们的纳税申报表不会被审计。司法部已撤销了对政客腐败的起诉。其公共诚信部门已被大幅削弱;《反海外腐败法》——一项在水门事件后旨在促进政府廉洁的改革——实际上已被束之高阁。以往的总统也曾赦免过捐款人和亲属,但通常只在卸任前夕。今年获得特朗普赦免的人包括一位因洗钱罪入狱的加密货币大亨,以及一位曾向其政治运动捐赠100万美元的人的儿子。 总统家族成员在第二个任期内中饱私囊的方式,如果让杜鲁门总统在世,定会感到震惊,但这在一个3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中不过是小事一桩。然而,在关税、出口管制和并购领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特朗普的权力和个人魅力使得企业老板几乎不得不竭力讨好他,这几乎成了一种义务。为新白宫宴会厅(原东翼所在地)捐款的企业中,既有以政府承包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也有寻求并购监管部门批准的公司。 天知道 当只有一个决策者,而且他经常朝令夕改时,花大价钱讨好他就显得尤为重要。华盛顿的游说者过去常常把精力放在国会身上。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对立法者置之不理,转而向客户灌输一种观念:他们能够影响总统或其政治运动。所有这些都在侵蚀法治。政府批准一项合并案或颁发出口许可证,究竟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还是因为该公司收买了总统的好感?当一切皆有可能时,谁也说不准。 特朗普的反对者很容易对人们热爱金钱和权力,以及二者结合会产生的迷醉感感...

纽约时报:人工智能行业高歌猛进,但泡沫担忧挥之不去

将科技行业这段异常活跃的增长期称为历史性时刻并不为过。 周三,生产构建人工智能所必需芯片的英伟达表示,其季度利润跃升至近320亿美元,同比增长65%,较两年前增长245%。 就在三周前,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微软、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目前市值也都达到了数万亿美元。这四家企业最近季度录得总利润超过1100亿美元。 “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讨论不绝于耳,”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公司交出漂亮的季报后表示。“但从我们的视角看,情况截然不同。” 但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所有这些看似美好的消息背后都隐藏着不祥之兆。他们与黄仁勋目睹了同样的增长与财富奇迹,却认为这是脆弱的纸牌屋。他们表示,如果崩塌,由此造成的破坏将难以估量。 就连英伟达的增长也并非无懈可击。市场对其芯片的需求并不意味着人们想使用人工智能,而是仅表明企业正在斥巨资构建人工智能系统,寄望于未来能吸引付费用户。英伟达引领的华尔街涨势仅维持数小时,截至周四收盘该公司股价下跌约3%。科技股大幅回调拖累整个市场,标普500指数当日下挫1.6%。 英伟达强劲的季度业绩曾短暂缓解华尔街对人工智能巨大开支的担忧。   Eric Le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不过,对人工智能热潮持悲观态度者持有的核心论点是,巨额资金正涌入相关初创企业,而这些公司在数据中心上的支出惊人。 三年前引爆这场热潮的OpenAI目前估值约5000亿美元,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企业。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目前估值约1830亿美元。今年2月才创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s据信估值也已达到数百亿美元。 OpenAI目前尚未盈利,而且预计2030年前都难以实现收支平衡。Anthropic同样处于亏损状态。Thinking Machines则刚刚推出首款产品。 但这并没有阻止它们烧钱。Anthropic近日宣布将 投资500亿美元用于新数据中心的建设 。OpenAI的明星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则表示,公司将为其人工智能事业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算力。   “OpenAI现在做的事情,是我们见过最夸张的‘一直假装下去直到成真’的案例,”D.A. Davidson的科技研究负责人吉尔·卢里亚说。“他们做出的承诺巨大,实际上根本无力承担。” OpenAI与其合作伙伴正斥资500...

付鹏11月24日在HSBC内部演讲速记

《2024年年终回顾和2025年展望——对冲风险VS软着陆》   上篇 正值年底,虽然刚才汇丰一直强调大家不录音不录像,但大概率你挡不住。我在这儿讲话会谨慎一些,非常小心谨慎,大概率会有人透露出去,放到YouTube上,基本上所有见我都说付总我在YouTube上看过你的视频,我说那都是盗版的,靠盗版发财的也不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官方的,回顾会多一点,展望不多,因为这个月展望完了之后下个月怎么办?有些话对我来讲我倒觉得很简单,本质上原来我们是做Hedge Fund出身,所以我们的逻辑框架整体具有极强的延续性,不是说今年去讨论,或者说明年去讨论。 惯性思维从2016年开始,我一直在跟大家强调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然经历过过去的几年时间,我相信在座各位应该对这番话的理解变得越发深刻。 2016年实际上是美国特朗普的第一次大选,我有一个特点,我的特征是如果我觉得什么地方有投资机会,我可能第一时间去一线调研,我不喜欢看YouTube,我也不喜欢在网上扒。当然你会说,现在ChatGPT很强大了,人工智能好像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可能广泛流传或者广泛传播的很多信息是错的。这一点在2012年当时我从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我的感悟是最深的。 当然去日本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名字叫本森特,很快大家就会非常熟悉他的,目前来讲应该是特朗普政府提名的美国财长。本森特原来是索罗斯基金实际掌控人,因为索大爷已经年龄很大了,去年的时候才刚刚把基金的业务交给他儿子亚历山大,但在这之前,最主要的几场战役本质上来讲都是本森特在主导。 2012年当时我从北京去香港约朋友们吃饭的饭局上,当时斯索罗斯基金在香港办公室跟我说,本森特从这儿去了日本。我说OK。我经常说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当然你知道,网民们最可怕的地方是巴菲特“SB”、索罗斯“SB”,我最“牛逼”。你要记住,他们的所有行为一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巴菲特第一次去是2011年,我们正在讲福岛核电站泄漏,核废水污染以后海鲜不能吃的时候,一个80多岁的老头顶着核辐射泄漏去日本吃海鲜了,当然他去日本干吗,这其实很关键。 之后我们跑到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那几年,我陆陆续续跟很多人讲,日本正在发生变化,日本的利率结构都会随之变化的,当然包括日本的证券市场。今年日本股市终于走出这35年了,创下...

在华盛顿,一切似乎都在出售

一个 研究仪式化送礼的 人类学家——这是一个出人意料地活跃的子领域——对毛利人的信仰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贵重的礼物蕴含着“  hau” ,即生命力。不回赠的受赠者会面临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这种观点认为,礼物从来都不是真正免费的;回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研究送礼的学者无需远赴南太平洋:他们可以在椭圆形办公室进行实地考察。 近日,一个瑞士商人代表团抵达瑞士,携带一块金条和一块劳力士手表赠予唐纳德·特朗普。特朗普称赞道“干得漂亮”,并代表他的总统图书馆接受了这些礼物。几天后,美国对瑞士的关税税率下降了一半以上。今年5月,卡塔尔赠送给特朗普一架价值4亿美元的总统专机,这架专机最终也将送往他的图书馆。10月,这个海湾国家获准在爱达荷州的一个空军基地建造一座战斗机飞行员训练设施。 与总统有关的交易数量众多、种类繁多,令人难以尽数。有些交易让他个人受益,有些则服务于他钟爱的项目,例如东翼宴会厅或他的私人图书馆。许多捐赠者和投资者随后都获得了关税、诉讼或监管方面的优惠。有些人则希望未来能得到类似的待遇:一家曾为宴会厅捐款的公司希望获得合并批准。几乎没有任何交易明确标明了利益交换。关键在于收买人心,并相信特朗普先生会给予回报。 总统似乎乐于接受此类投资。他利用国家权力进行奖惩,加上其公开的交易主义作风,刺激着企业、国家和个人为获得便利和好处而付费。这种情况在他第一任期内就已存在,但现在更加明显和强烈。在此期间,总统的商业活动也发生了变化,多元化发展至加密货币领域,并开辟了新的中饱私囊的途径。特朗普第一任期和第二任期之间的另一个区别   在于反腐败执法力度的减弱。在过去的十个月里,总统已经瓦解了政府的反腐机构。其结果是,人们普遍认为白宫是可塑的,曾经被视为肮脏、丑闻或应受惩罚的行为,即使不被欢迎,也会被容忍。 新政权的两大特征——执法力度减弱和新型的“付费游戏”——在特朗普总统行使赦免权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他并非首位赦免捐赠者的总统。但当比尔·克林顿赦免马克·里奇时,引发了众怒,里奇的前妻曾为克林顿总统图书馆捐款。克林顿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等到任期最后一天才采取行动。而特朗普却毫无顾忌。 今年春天,他赦免了两名诈骗犯:电动卡车制造商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和医疗保健高管保罗·沃尔扎克。米尔顿先生和他的妻子曾向总统2024年的竞选活动捐款180万美元。沃尔扎克先...

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走向全球化的开端

经济学人: 继美国之后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药研发国,去年中国企业开展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临床试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5%(见图表1)。中国在癌症等关键研究领域也正迅速崛起,成为领军者。投资者已注意到这一点。今年以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股价已飙升110%,是美国同行涨幅的三倍多。 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药物研发一直由西方公司主导,这些公司通常被统称为“大型制药公司”。如今,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这些公司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严峻的“专利悬崖”挑战,预计未来六年总收入将超过3000亿美元的药物将在2030年失去专利保护。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欧美大型制药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有前景的分子,而且越来越多地在中国找到了这些分子。 时机颇为尴尬。美国希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因为 中美贸易战目前 只是暂时中止。例如,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担忧中国对活性药物成分的垄断。坊间传闻白宫计划对中国制药企业采取强硬措施,尽管目前尚未有任何实际行动。然而,在研发下一代药物方面,美国的制药企业及其患者对中国创新技术的依赖程度很可能会加剧,而不是降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了这一点。今年5月,美国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同意向中国生物技术公司3SBio支付12.5亿美元的费用,以获得在中国境外生产和销售一种实验性抗癌药物的权利(如果获得批准)。次月,其英国竞争对手葛兰素史克与另一家中国公司恒瑞达成了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协议,获得一种肺部疾病治疗药物的授权,以及购买另外11种药物的选择权。这些药物的总价值可能高达120亿美元,具体取决于某些里程碑的达成情况。此类交易已不再是例外。今年上半年,大型制药公司签署的全球许可协议中,近三分之一是与中国公司签署的——是2021年这一比例的四倍。 直到最近,中国医药产业还以生产仿制药、供应原料药和为西方公司进行临床试验而闻名。过去十年间,它实现了彻底的转型。审批流程得到简化,针对危重疾病的药物实行优先审评,监管标准也更加贴近国际标准。2015年至2018年间,中国药品监管机构的员工人数增长了四倍,仅两年就清理了积压的2万份新药申请。获得人体试验批准所需​​的时间从501天缩短至87天。新药产量也大幅增长。2015年,中国仅批准了11种疗法,其中大部分是西方进口药物。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93种,其中42%为国产药物。 这些改革措施与吸引曾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学生和专...

谷歌,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的沉睡巨人,如今“完全觉醒”

 BBG: 自三年前 ChatGPT 推出以来,分析师和技术专家——甚至包括 谷歌工程师 和该公司 前首席执行官 ——都宣称谷歌在人工智能开发这场高风险竞赛中落后了。 不再。 这家互联网巨头发布了新的人工智能软件,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例如与 Anthropic PBC 的 芯片合作 ,这些举措让投资者相信,谷歌不会轻易败给 ChatGPT 的开发者 OpenAI 和其他竞争对手。谷歌最新的多用途模型 Gemini 3 因其在推理和编码方面的能力,以及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难以完成的特定任务方面的表现,立即赢得了赞誉。谷歌的云业务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却稳步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对人工智能服务的开发热潮和对计算能力的需求。 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对谷歌专用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正在上升,这些芯片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替代英伟达主导地位的芯片的方案之一。周一有报道称,Meta Platforms公司正在洽谈使用谷歌的芯片,这一消息推动了其母公司Alphabet Inc.的股价上涨。自10月中旬以来,Alphabet的市值已增长近1万亿美元,这得益于沃伦·巴菲特在第三季度斥资 49亿美元 购入Alphabet的股份,以及华尔街对其人工智能业务的普遍热情。 周二,Alphabet 股票在纽约上涨 1.5%,至 323.44 美元,使该公司市值接近 4 万亿美元。 软银集团是OpenAI最大的支持者之一,周二股价 下跌10% ,原因是市场担忧谷歌Gemini的竞争。英伟达股价下跌2.6%,市值蒸发1150亿美元。 “可以说,谷歌一直是人工智能竞赛中的一匹黑马,”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师兼联合创始人尼尔·沙阿表示。“它就像一头沉睡的巨人,如今已完全苏醒。” 多年来,谷歌高管一直认为,深入且耗资巨大的研究能够帮助公司抵御竞争对手,巩固其作为领先搜索引擎的地位,并打造面向未来的计算平台。然而,ChatGPT 的出现,对谷歌搜索构成了多年来的第一个真正威胁,尽管谷歌是 OpenAI 聊天机器人底层技术的先驱。尽管如此,谷歌仍然拥有 OpenAI 所不具备的大量资源:可用于训练和优化人工智能模型的海量现成数据;源源不断的利润;以及自身的计算基础设施。 谷歌和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上个季度告诉投资者:“我们对人工智能采取了全面、深入、全栈式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