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你应该把所有积蓄都投入股票吗?

经济学人:

Less than two months of 2024 have passed, but the year has already been a pleasing one for stockmarket investors. The s&p 500 index of big American companies is up by 6%, and has passed 5,000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driven by a surge in enthusiasm for tech giants, such as Meta and Nvidia. Japan’s Nikkei 225 is tantalisingly close to passing its own record, set in 1989. The roaring start to the year has revived an old debate: should investors go all in on equities?
2024年虽然过去了不到两个月,但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这一年已经是令人欣喜的一年。在人们对 Meta 和 Nvidia 等科技巨头的热情高涨的推动下,美国大公司的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了 6%,首次突破 5,000 点。日本日经 225 指数非常接近于超越其 1989 年创下的纪录。今年开局的强劲表现再次引发了一场古老的争论:投资者是否应该全力投资股票?

A few bits of research are being discussed in financial circles. One was published in October by Aizhan Anarkulova, Scott Cederburg and Michael O’Doherty, a trio of academics. They make the case for a portfolio of 100% equities, an approach that flies in the face of longstanding mainstream advice, which suggests a mixture of stocks and bonds is best for most investors. A portfolio solely made up of stocks (albeit half American and half global) is likely to beat a diversified approach, the authors argue—a finding based on data going back to 1890.
金融界正在讨论一些研究成果。其中一篇由 Aizhan Anarkulova、Scott Cederburg 和 Michael O’Doherty 三人于 10 月出版。他们提出了 100% 股票投资组合的理由,这种方法与长期以来的主流建议背道而驰,主流建议认为股票和债券的混合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最好的。作者认为,仅由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尽管一半是美国股票,一半是全球股票)可能会击败多元化投资策略——这一发现基于可追溯至 1890 年的数据。

Why stop there? Although the idea might sound absurd, the notion of ordinary investors levering up to buy assets is considered normal in the housing market. Some advocate a similar approach in the stockmarket. Ian Ayres and Barry Nalebuff, both at Yale University, have previously noted that young people stand to gain the most from the long-run compounding effect of capital growth, but have the least to invest. Thus, the duo has argued, youngsters should borrow in order to buy stocks, before deleveraging and diversifying later on in life.
为什么停在那里?尽管这个想法听起来很荒谬,但普通投资者举债购买资产的想法在房地产市场被认为是正常的。一些人主张在股票市场采取类似的做法。耶鲁大学的伊恩·艾尔斯和巴里·内勒巴夫此前曾指出,年轻人将从资本增长的长期复合效应中获益最多,但可投资的却最少。因此,两人认为,年轻人应该借钱购买股票,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去杠杆化和多元化。

Leading the other side of the argument is Cliff Asness, founder of aqr Capital Management, a quantitative hedge fund. He agrees that a portfolio of stocks has a higher expected return than one of stocks and bonds. But he argues that it might not have a higher return based on risk taken. For investors able to use leverage, Mr Asness argues it is better to choose a portfolio with the best balance of risk and reward, and then to borrow to invest in more of it. He has previously argued that this strategy can achieve a higher return than a portfolio entirely made up entirely of equities, with the same volatility. Even for those who cannot easily borrow, a 100% equity allocation might not offer the best return based on how much risk investors want to take.
争论的另一方是定量对冲基金 aqr Capital Management 的创始人 Cliff Asness。他同意股票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率高于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率。但他认为,根据所承担的风险,它可能不会获得更高的回报。阿斯内斯认为,对于能够使用杠杆的投资者来说,最好选择风险与回报最佳平衡的投资组合,然后借钱投资更多的投资组合。他此前曾表示,在波动性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策略比完全由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即使对于那些无法轻松借贷的人来说,根据投资者愿意承担的风险程度,100% 的股权配置也可能无法提供最佳回报。

The problem when deciding between a 60%, 100% or even 200% equity allocation is that the history of financial markets is too short. Arguments on both sides rely—either explicitly or otherwise—on a judgment about how stocks and other assets perform over the very long run. And most of the research which finds that stocks outperform other options refers to their track record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 (as is the case in the work by Ms Anarkulova and Messrs Cederburg and O’Doherty) or eve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在决定 60%、100% 甚至 200% 股权配置时,问题在于金融市场的历史太短。双方的论点(无论是明确的还是其他的)都依赖于对股票和其他资产长期表现的判断。大多数发现股票表现优于其他期权的研究都指的是股票自 19 世纪末以来的业绩记录(正如 Anarkulova 女士、Cederburg 和 O’Doherty 先生的工作中的情况),甚至是 20 世纪初。

Although that may sound like a long time, it is an unsatisfyingly thin amount of data for a young investor thinking about how to invest for the rest of their working life, a period of perhaps half a century.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most investigations use rolling periods that overlap with one another in order to create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data points. But because they overlap, the data are not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reducing their value if employed for forecasts.
尽管这听起来似乎很长一段时间,但对于一个正在思考如何在余下的职业生涯(也许是半个世纪)中进行投资的年轻投资者来说,这些数据的量实在是少得令人不满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研究都使用相互重叠的滚动周期来创建数百或数千个数据点。但由于它们重叠,这些数据在统计上并不独立,如果用于预测,它们的价值就会降低。

Moreover, when researchers take an even longer-term view, the picture can look different. Analysis published in November by Edward McQuarrie of Santa Clara University looks at data on stocks and bonds dating back to the late 18th century. It finds that stocks did not consistently outperform bonds between 1792 and 1941. Indeed, there were decades where bonds outperformed stocks.
此外,当研究人员采取更长远的眼光时,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圣克拉拉大学的爱德华·麦夸里 (Edward McQuarrie) 在 11 月发表的分析研究了 18 世纪末的股票和债券数据。研究发现,1792 年至 1941 年间,股票的表现并不总是优于债券。事实上,有几十年债券的表现优于股票。

The notion of using data from such a distant era to inform investment decisions today might seem slightly ridiculous. After all, finance has changed immeasurably since 1941, not to mention since 1792. Yet by 2074 finance will almost certainly look wildly different to the recent era of rampant stockmarket outperformance. As well as measurable risk, investors must contend with unknowable uncertainty.
使用如此遥远时代的数据来为今天的投资决策提供信息的想法可能看起来有点荒谬。毕竟,自 1941 年以来,金融业已经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变化,更不用说自 1792 年以来了。然而,到 2074 年,金融业几乎肯定会与近期股市表现强劲的时代截然不同。除了可衡量的风险外,投资者还必须应对不可知的不确定性。

Advocates for diversification find life difficult when stocks are in the middle of a rally, since a cautious approach can appear timid. However financial history—both the lack of recent evidence on relative returns and glimpses at what went on in earlier periods—provides plenty of reason for them to stand firm. At the very least, advocates for a 100% equity allocation cannot rely on appeals to what happens in the long run: it simply is not long enough. ■
当股市上涨时,多元化的倡导者会发现生活很困难,因为谨慎的做法可能会显得胆怯。然而,金融历史——缺乏近期相对回报的证据以及对早期发生的情况的一瞥——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坚持立场。至少,100%股权分配的倡导者不能依赖于长期发生的事情:它根本就不够长。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付鹏11月24日在HSBC内部演讲速记

《2024年年终回顾和2025年展望——对冲风险VS软着陆》   上篇 正值年底,虽然刚才汇丰一直强调大家不录音不录像,但大概率你挡不住。我在这儿讲话会谨慎一些,非常小心谨慎,大概率会有人透露出去,放到YouTube上,基本上所有见我都说付总我在YouTube上看过你的视频,我说那都是盗版的,靠盗版发财的也不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官方的,回顾会多一点,展望不多,因为这个月展望完了之后下个月怎么办?有些话对我来讲我倒觉得很简单,本质上原来我们是做Hedge Fund出身,所以我们的逻辑框架整体具有极强的延续性,不是说今年去讨论,或者说明年去讨论。 惯性思维从2016年开始,我一直在跟大家强调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然经历过过去的几年时间,我相信在座各位应该对这番话的理解变得越发深刻。 2016年实际上是美国特朗普的第一次大选,我有一个特点,我的特征是如果我觉得什么地方有投资机会,我可能第一时间去一线调研,我不喜欢看YouTube,我也不喜欢在网上扒。当然你会说,现在ChatGPT很强大了,人工智能好像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可能广泛流传或者广泛传播的很多信息是错的。这一点在2012年当时我从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我的感悟是最深的。 当然去日本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名字叫本森特,很快大家就会非常熟悉他的,目前来讲应该是特朗普政府提名的美国财长。本森特原来是索罗斯基金实际掌控人,因为索大爷已经年龄很大了,去年的时候才刚刚把基金的业务交给他儿子亚历山大,但在这之前,最主要的几场战役本质上来讲都是本森特在主导。 2012年当时我从北京去香港约朋友们吃饭的饭局上,当时斯索罗斯基金在香港办公室跟我说,本森特从这儿去了日本。我说OK。我经常说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当然你知道,网民们最可怕的地方是巴菲特“SB”、索罗斯“SB”,我最“牛逼”。你要记住,他们的所有行为一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巴菲特第一次去是2011年,我们正在讲福岛核电站泄漏,核废水污染以后海鲜不能吃的时候,一个80多岁的老头顶着核辐射泄漏去日本吃海鲜了,当然他去日本干吗,这其实很关键。 之后我们跑到日本做完调研回来之后那几年,我陆陆续续跟很多人讲,日本正在发生变化,日本的利率结构都会随之变化的,当然包括日本的证券市场。今年日本股市终于走出这35年了,创下...

图解美国对华及对全球其他国家关税政策影响-wsj

候任总统特朗普 (Donald Trump) 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把对华加征关税搞成了他的标志性政策。之后上台的总统拜登 (Joe Biden) 基本上保留了这些关税,并指示提高对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关税。 根据 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 对截至 9 月份的美国人口普查局 (U.S. Census Bureau) 数据的分析,自特朗普在 2018 年开始对中国上调关税以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的平均实际关税税率已从约 3% 跃升至约 11%。为商业团体提供数据和研究的 TPW 表示,美国从所有国家进口商品的平均实际关税税率已从逾 1% 升至逾 2%。 现在,特朗普准备再次加大对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压力,他最近提议对所有来自中国的产品加征 10% 的关税,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这可能会颠覆他在 2020 年签署的《美墨加协定》(USMCA),该协定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这三个北美国家之间的免税贸易。 在关税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商品在美国进口中所占份额已经下降,而全球其他国家在美国进口中所占份额有所上升。尽管如此,中国仍是美国的第二大商品供应国。 关税是对跨境商品征收的税。在适用关税的时候,美国进口商通常在外国商品抵达入境口岸时缴纳关税,这一过程由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 (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负责。美国主要将关税作为保护某些行业的工具,以及对其他国家贸易壁垒的回应手段。关税也是美国政府的一个收入来源。 特朗普过渡团队发言人 Brian Hughes 表示:“特朗普总统已承诺实施关税政策,保护美国制造商和劳动者免受外国公司和外国市场不公平做法的伤害。” 拜登在上周敦促特朗普重新考虑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的威胁,警告称这可能会损害美国与这两个最亲密盟友的关系。白宫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平均实际关税税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关税收入占进口商品价值的百分比来衡量。例如,2023 年美国从印度购买了价值约 840 亿美元的商品,进口商为这些商品支付了约 20 亿美元的关税,鉴于此,来自印度的进口商品的平均实际关税税率约为 2.4%。 经济学家使用这一指标来衡量关税如何应用于大类商品或原产国,并根据进口价值和关税税率的构成进行加权。 即使关税政策没有改变,随着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这一税率也会...

揭秘DeepSeek:一个更极致的中国技术理想主义故事

  做贡献者,而非搭便车者。 文 | 于丽丽 编辑 | 刘旌 中国的7家大模型创业公司中,DeepSeek(深度求索)最不声不响,但它又总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被人记住。 一年前,这种出其不意源自它背后的量化私募巨头幻方,是大厂外唯一一家储备万张A100芯片的公司,一年后,则来自它才是引发中国大模型价格战的源头。 在被AI连续轰炸的5月,DeepSeek一跃成名。起因是他们发布的一款名为DeepSeek V2的开源模型,提供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性价比:推理成本被降到每百万token仅 1块钱,约等于Llama3 70B的七分之一,GPT-4 Turbo的七十分之一。 DeepSeek被迅速冠以“AI界拼多多”之称的同时,字节、腾讯、百度、阿里等大厂也按耐不住,纷纷降价。中国大模型价格战由此一触即发。 弥漫的硝烟其实掩盖了一个事实:与很多大厂烧钱补贴不同,DeepSeek是有利润的。 这背后,是DeepSeek对模型架构进行了全方位创新。它提出的一种崭新的MLA( 一种新的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 )架构,把显存占用降到了过去最常用的MHA架构的5%-13%,同时,它独创的DeepSeekMoESparse结构,也把计算量降到极致,所有这些最终促成了成本的下降。 在硅谷,DeepSeek被称作“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师认为,DeepSeek V2论文“可能是今年最好的一篇”。OpenAI前员工Andrew Carr认为论文“充满惊人智慧”,并将其训练设置应用于自己的模型。而OpenAI前政策主管、Anthropic联合创始人Jack Clark认为,DeepSeek“雇佣了一批高深莫测的奇才”,还认为中国制造的大模型,“将和无人机、电动汽车一样,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基本由硅谷牵动故事进展的AI浪潮里,这是罕有的情形。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我们, 这种强烈的反响源自架构层面的创新,是国产大模型公司乃至全球开源基座大模型都很罕见的尝试。 一位AI研究者表示,Attention架构提出多年来,几乎未被成功改过,更遑论大规模验证。“这甚至是一个做决策时就会被掐断的念头,因为大部分人都缺乏信心。” 而另一方面,国产大模型之前很少涉足架构层面的创新,也是因为很少有人主动去击破那样一种成见: 美国更擅长从0-1的技...

特朗普就职演讲中英文全文

谢谢,谢谢大家,非常感谢你们。非常非常感谢。副总统万斯,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参议员图恩,美国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以及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 克林顿总统、布什总统、奥巴马总统、拜登总统、哈里斯副总统,以及我的各位同胞, 美国的黄金时代从现在开始 。 从今天起,我们的国家将再次繁荣,并在全世界受到尊重。我们将成为每个国家的羡慕对象,不再让自己受到剥削。 在特朗普政府的每一天,我都会把美国放在第一位 。 我们的主权将被夺回。我们的安全将得到恢复。正义的天平将重新平衡。司法部和我们政府的恶劣、暴力和不公正的武器化将结束。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骄傲、繁荣和自由的国家。美国将很快变得更伟大、更强大,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卓越。 我自信和乐观地回到总统职位上,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国家成功时代的开始。一股变革的浪潮正在席卷整个国家,阳光洒遍全世界,美国有机会前所未有地抓住这一机遇。 但是首先,我们必须诚实面对我们面临的挑战。虽然挑战很多,但它们将被美国当前所见证的这一伟大势头摧毁。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时,我们的政府正面临一场信任危机。多年来,一个激进且腐败的体制从我们的公民手中攫取权力和财富,而我们社会的支柱却破碎不堪,似乎完全失修。 我们现在的政府连国内的简单危机都无法应对,同时还在海外接二连三地陷入灾难性事件。 它未能保护我们辉煌、守法的美国公民,却为危险的罪犯提供庇护和保护,这些罪犯许多来自监狱和精神机构,他们非法进入我们的国家。我们有一个政府,无限制地资助外国边界的防御,却拒绝保护美国的边界,或者,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人民。 我们的国家在紧急情况下已经无法提供基本服务,这一点最近由北卡罗来纳州的优秀人民证明了。他们受到如此糟糕的对待。而其他几个州在几个月前发生飓风后仍在遭受痛苦。 或者更近的是洛杉矶,我们正在目睹大火仍在无情地燃烧。从几周前开始,它们毫无防备地横扫房屋和社区,甚至影响到我们国家一些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人,其中一些人现在就坐在这里。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了。这很有趣。 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每个人都无能为力。这将会改变。我们的公共卫生系统在灾难时无法提供帮助,却在其上花费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多的钱。 我们的教育系统则教导我们的孩子为自己感到羞愧,在许多情况下,教他们仇恨我们的国家,尽管我们试图如此绝望地向他们提供爱。所有这一切将从今天开始改变,而且...

2008 年金融危机前疯卖的这类产品又回来了,而且规模更大 - WSJ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编者注:本文英文版最初发表于 2 月 28 日),位于拉斯维加斯大道的博彩度假村 Aria Resort & Casino 的会议厅整整四天都挤满银行家及其客户,大伙都是一水儿的意大利品牌休闲西装,脚蹬商务休闲鞋。他们碰拳打个招呼,然后大步走向下一个会场,这气氛感觉就像是久别重逢后愉快的聚会。 酒店的豪华顶层套房被预订一空。 花旗集团  (Citigroup) 的银行家们安排了 900 多场会议。有一场关于数据中心的专题讨论会十分火爆,参加者只能席地而坐。美国银行 ( Bank of America ) 带来了一群刚刚跟他们一起去犹他州帕克城滑雪的客户。 这届 SFVegas 大会——结构性金融产品行业的年度会议——有多达 1 万人参加,是 SFVegas 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上一次出现如此盛况还是在 2006 年和 2007 年。当时抵押债券简直卖疯了,这帮人也是志得意满。 之后,这些金融家搞垮了美国经济,并将全球金融体系推向崩溃边缘。 如今,结构性金融产品热度重燃。 华尔街又开始设计和销售各种各样的资产支持证券了,标的资产无所不包,创意十足,有公司贷款、消费者信用卡债务、汽车、飞机和高尔夫球车的租金,还有数据中心的租金。结构性金融产品过去以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为主,现在的交易则触及经济体系中几乎每一个领域。 “我觉得挺惊讶的,”专注结构性信贷的精品投行 GreensLedge 的管理合伙人莱斯利 · 戈德瓦瑟 (Lesley Goldwasser) 说。“看到这些,我感到极其惊异。” 标普全球 (S&P Global) 的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新发行的一些最热门公开交易结构性信贷产品规模触及记录水平,预计今年将创出新高。去年,新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总额达到 3,350 亿美元。担保债务凭证(也就是一篮子公司债)规模升至 2,010 亿美元,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本周的活动吸引了大批参加者,参会人数相当于今年早些时候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三倍以上,相当于去年 5 月赴比佛利山庄参加米尔肯研究院 (Milken Institute) 全球会议人数的近两倍。该会议因 2015 年好莱坞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而广为人知。 本世纪初,美国掀起了购房热潮,购房者能够从银行获得零首付等条件宽松的...

中国 AI 初创公司 DeepSeek 是如何与硅谷巨头竞争的

纽约时报: DeepSeek 的工程师说,他们的系统只需要约 2000 块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生产的专用计算机芯片,而美国大公司的 AI 系统需要多达 1.6 万块芯片。 Marlena Sloss/Bloomberg 圣诞节的第二天,一家名为深度求索 (DeepSeek) 的中国小型初创公司发布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功能可与 OpenAI 和谷歌等公司的尖端聊天机器人相媲美。 能做到这点本已是一个里程碑。但这个名为 DeepSeek-V3 的大模型背后的团队描述了一个更大的进步。深度求索的工程师在介绍他们如何构建这个大模型的 研究论文 中写道,他们在训练该系统时只用了领先人工智能公司用的高度专业化计算机芯片的一小部分。 这些芯片是美中激烈技术竞争的核心。随着美国政府努力保持本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它正在试图对能出售给中国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高性能芯片(如硅谷公司英伟达生产的那些)进行限制。 但 DeepSeek 大模型的表现让人们对美国政府贸易限制的意外后果产生了质疑。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已迫使中国研究人员使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的各种工具来发挥创造力。 据美国人工智能公司一直使用的行业基准测试,DeepSeek 聊天机器人能回答问题、解决逻辑问题,并编写自己的计算机程序,其能力不亚于市场上已有的任何产品。 而且它的造价很低,挑战了只有最大的科技企业(它们全都在美国)才能制造出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普遍观念。中国工程师称,他们只花了约 600 万美元的原始计算能力就训练了新模型,不到科技巨头 Meta 训练其最新人工智能模型所耗资金的十分之一。 “有 600 万美元资金的公司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有 1 亿美元或 10 亿美元资金的公司,” 风险投资公司 Page One Ventures 的投资人克里斯 · 尼科尔森说道,他主要投资人工智能技术。 自从 OpenAI 2022 年发布了 ChatGPT,引发人工智能热潮以来,许多专家和投资者曾得出结论认为,如果不投入数亿美元购买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的话,没有公司能与行业领军者竞争。 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用超级计算机来训练它们的聊天机器人,这些超级计算机需要多达 1.6 万个芯片,甚至更多。但 DeepSeek 的工程师却说,他们只用了约 2000 个英伟达生产的专用芯片。 中国进口芯片受到限制,迫使 DeepSe...

美利坚沦陷的政治自然法根源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 特朗普上台不到一个月,已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刮起政坛旋风。如果说他要把巴勒斯坦人从加沙赶走的雷人设想只是激怒了国际正义人士,那么他最近对乌克兰的背叛则甚至让某些反俄“川粉”倒戈,后悔支持了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其实,这一切都是早已料定的。特朗普在第一任内,就允许以色列把首都迁到耶路撒冷,他能对巴勒斯坦做什么好事呢?第二任上任前,他就口出狂言“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他真的是神吗?能有什么大招?不就是让乌克兰割地投降吗?在他当选后的“美国契约终于破裂”一文中,我曾撂下一句“狠话”: “也许在未来几年,不再是美国拯救世界,而是美国需要文明世界拯救。但问题是,在经过二战和冷战之后,它早已成为军力独占鳌头的世界‘老大’。如果它想摧毁世界,世界还能否阻挡?就和特朗普当选一样,这个可能并非不存在。” 当时没有展开,因为觉得美国要和俄罗斯等国联起手来“摧毁世界”还有待时日,但现在看来,“邪恶轴心”正在形成。然而,国际局势再险恶,都只是表象而非根源。永远要记住的是,自由主义的标志性立场是国内制度决定国际政策。国际关系领域的通说是,民主国家无战争,成熟的民主国家之间是不会打仗的。民主国家对独裁国家就不好说了,独裁国家之间更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美加原来是铁杆盟国,边境都互不设防。特朗普一上台,就一会儿要把它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一会儿要吞并格林兰岛,不是因为加拿大或丹麦变了,而是美国选上了一位独裁狂人。独裁者当政,则无论国内国际,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美国近一个月来国际政策的陡变让世界对“民主灯塔”大跌眼镜,根源在于它已不是一个正常的自由民主国家。 一、政治自然法的基本要求 一个正常的自由民主国家需要符合政治自然法的五点最低要求:(1)信仰自由与政教分离;(2)言论与新闻自由;(3)族群平等、“一人一票”等消极平等;(4)自由与公正的周期性选举;(5)行政中立与司法独立。这五点原则可以被总结为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自由、民主、法治。一个国家要实现和平稳定,多数公民必须信守这些基本原则,并形成“契约共同体”共守之。 一个宪政国家的标准流程是:(1)公民通过自由辩论、交流、协商,根据某种多数决方式选出代表自己的立法者(主要是议会);(2)议会根据多数主义程序制定至少代表多数人利益的立法;(3)议会立法经由政治中立的行政获得忠实和有效执行;(4)如果行政执法违法侵犯了公...

如何从中国走线(润到)美国

经济学人: 他们来美国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人寻求经济机会。其他人则对统治感到失望。许多人在网上看到其他中国移民穿越哥伦比亚和巴拿马之间无法无天的丛林地带,寻求更好的生活。数以万计的中国公民前往南美,这是前往美国的危险旅程的第一步。这条路线非常受欢迎,以至于它获得了一个中文昵称:走线,即走线。 过去两年,中国移民一直是穿越美国南部边境增长最快的群体。2023 年,美国边境巡逻队遇到了 3.7 万多名中国移民,高于 2022 年的 3,813 人和 2021 年的 689 人。今年前八个月又有 2.1 万人入境。他们仍然只是 2023 年试图越境的 200 万移民中的一小部分。但由于美国和中国陷入了经济、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竞争,中国移民已成为政治焦点。 唐纳德·特朗普说,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大多是适龄参军的男性。“他们是想在我们国家组建一支小军队吗?”他问道。其他共和党政客称中国移民是潜在的间谍。卡马拉·哈里斯和民主党人没有那么危言耸听,但他们也担心边境问题。在总统竞选中,移民是首要关注的问题,而中国是一个方便的反面人物,因此几乎没有人努力去了解是什么推动了这种人口流动,以及这对每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经济学人》花了三个月时间在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美国进行报道。我们采访了数十名移民,以及走私者、边防警卫和专家。一些人允许我们追踪他们的移民旅程。一些人经过数周的乘船、乘公共汽车、步行和乘飞机的旅行才抵达美国。其他人则在途中失去了一切。大多数人被更美好未来的承诺所吸引,并遵循了试图利用美国不完善的移民制度的策略。但他们的旅程也揭示了中国的情况,压制性统治和日益恶化的经济萎靡不振正在将人们推向远离中国的道路。 第一部分 内科克利 对于许多中国移民来说,美洲的第一站是厄瓜多尔,直到最近,厄瓜多尔才向他们提供免签证入境。但他们很快就搬到了哥伦比亚。在那里,我们遇到了黄女士,一位 40 多岁、身穿亮粉色连衣裙的女性。她已经打破了出生地——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一个贫穷村庄——的保守规范。村里大多数妇女终生务农和养育孩子。然而,黄女士离开家乡去了大城市,养育了两个孩子,并与嗜赌成性的丈夫离婚。她来到了加勒比海边缘的海滨小镇内科克利,即将进入哥伦比亚和巴拿马之间危险的达连峡丛林。 她两个 20 多岁的妹妹也来了。她们之前都没有离开过中国。黄女士说,她们对未来的危险知之甚少,但梦想着到达美国。自疫...

调查数据 |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于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从当前掌握的资料看,这是国内关于城镇居民资产负债情况最为完整、详实的调查之一。 根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 第一,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资产分布分化明显;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无风险 金融资产。 第二,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为56.5%,负债集中化现象明显,负债最高20%家庭承担总样本家庭债务的61.4%;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第三,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分化程度高于资产的分化程度。与美国相比,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富分布相对均衡(美国净资产最高1%家庭的净资产占全部家庭净资产的比重为38.6%,我国为17.1%)。 第四,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为9.1%,总体稳健,少数家庭资不抵债;居民家庭债务收入比为1.02,略高于美国居民水平(0.93);偿债能力总体较强,偿债收入比为18.4%,居民家庭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第五,需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居民家庭金融资产负债率较高,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二是部分家庭债务风险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低资产家庭资不抵债,违约风险高;中青年群体负债压力大,债务风险较高;老年群体投资银行理财、资管、信托等金融产品较多,风险较大;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突出。 城镇居民家庭资 产分化明显,金融资产占比低,房产占比超七 成 城镇居民家庭资产分化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0万元。均值与中位数之间相差154.9万元,表明居民家庭资产分布不均。居民家庭资产分布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居民家庭资产的集中度较高,财富更多地集中在少数家庭。 将家庭总资产由低到高分为六组,最低20%家庭所拥有的资产仅占全部样本家庭资产的2.6%,而总资产最高2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63.0%,其中最高1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47.5%。 第二,区域间的家庭资产分布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家庭资产...

2024 年全球最富有家族榜单

 BMG: 这栋位于西北第二街的朴素砖砌建筑丝毫没有显示出它所蕴藏的巨额财富。 该地产坐落在阿肯色州本顿维尔市中心,是沃尔顿企业的所在地,该企业是世界上最大家族财富的管理者。 正是通过这个私人投资办公室, 沃尔玛公司(Walmart Inc.) 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Sam Walton)的后代们将自己的财富一代代地积累到了一起。 哦,他们的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今天,在第一家真正的沃尔玛开业 62 年后,沃尔顿家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他们的总财富已飙升至创纪录的 4324 亿美元,使他们重回彭博年度全球最富有家族排行榜榜首。 你不需要成为亿万富翁就能掌握富人的金科玉律:巨大的财富会带来更大的财富。 沃尔顿家族一直是我们榜单上的常客,他们不断致富的原因很简单:沃尔玛股票。截至 12 月 10 日,今年以来,沃尔玛股价上涨了 80%。这一增长使该家族的总财富在 12 个月内增加了 1727 亿美元,相当于每天 4.732 亿美元,或每分钟 328,577 美元,超过了 2023 年彭博榜单上位居榜首的阿联酋王室成员的财富。 山姆·沃尔顿 为此奠定了基础。他策略性地将自己的财富分配给子女,以保持家族控制权并确保他们的财富不断增长。 自 1992 年沃尔顿去世以来,他的继承人一直坚守着一个原则,这个原则为沃尔顿家族和我们名单上的许多其他家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团结一致。沃尔顿企业通过管理沃尔顿家族在沃尔玛的大部分合并且越来越有价值的股份,为这些家族提供了粘合剂。 这一原则对未来 25 年将继承数万亿美元 的许多人具有指导意义 。那些在主要资产所有权上保持团结的家族受益于增强的复利和控制力。奢侈品牌爱马仕和制药商罗氏背后的家族就是那些通过协议确保凝聚力的家族之一。 和沃尔顿家族一样,彭博榜单上的 25 个家族中的大多数今年都因市场强劲而变得更富有。他们总共赚了 4065 亿美元。其中许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约翰逊家族(共同基金和退休账户)、汤姆森家族(媒体)、玛氏和费列罗(糖果)。 一位新进入者是奥弗斯家族,他们的财富源自一家以色列航运公司。如今,他们的帝国横跨全球多个行业,资产分别由第二代兄弟 埃亚尔 和 伊丹 控制。 另一位新来者是泰国家族的谢氏,其企业集团正大集团 (CP Group) 经营着养鱼场、7-Eleven 便利店并生产动物饲料等。 金钱可以拆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