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中国接下来将主导什么领域?

 经济学人: 那些担忧如何应对中国在科技领域领先地位的人——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往往会想到电动汽车、 太阳能电池板和开源人工智能。但对于这些人,我们有一些坏消息要告诉他们。 本周 ,我们将报道中国如何在另外两项前沿技术领域——自动驾驶汽车和新药——迅速取得进展。随着这些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它们将充分展现中国强大的创新能力。 中国在这些重要领域的进步令人瞩目。 无人驾驶出租车革命正在加速发展 ,这可能会重塑交通运输、物流和都市日常生活。中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造价仅为美国Waymo的三分之一,行驶里程已达数百万公里,并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在医药领域,中国已从仿制药生产国转型为全球第二大新药研发国,其中包括抗癌药物。西方竞争对手正在获得中国企业的授权许可。中国诞生医药巨头的日子似乎不再遥远。 这两个行业的崛起充分体现了中国创新的运作模式。深厚的人才储备、广泛的制造业基础和巨大的规模共同推动其在价值链上快速攀升。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生产 得益于电动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以及在 激光 雷达和其他自动驾驶所需传感器供应方面的优势;规模化生产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大量患者参与临床试验以及仿制药生产带来的利润加速了医药行业的创新。 中国成功的关键因素中,更令人惊讶的是其灵活且宽松的监管机制。与其他行业一样,地方政府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其他方面的帮助。但真正推动发展的,是其高效的规则制定。2016年,中国领导人提出要成为“生物技术超级大国”的目标后不久,便实施了一系列改革。2015年至2018年间,药品监管机构的人员规模增长了四倍,仅两年时间就清理了积压的2万份新药申请。获得人体试验批准所需​​的时间从501天缩短至87天。去年,中国企业 开展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临床试验 。 同样,中国也较早开始尝试无人驾驶出租车。为了吸引人才和投资,地方政府迅速批准了试点项目,并安装了传感器和其他数字基础设施来引导自动驾驶车辆;目前已有超过50个城市开展了试点。许多地方政府也尝试制定了责任认定法律和测试指南。尽管事故有时会造成项目暂停,但试点计划帮助工程师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这项新技术。 国内残酷的竞争给单个企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但幸存者却被训练成极具竞争力的出口冠军。在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不仅要与其他运营商竞争,还要与廉价的人工驾驶出租车竞争,而此时经济正遭受通货紧缩的困...
最新博文

我们需要打破关于日元疲软的一个重大迷思

BBG: 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蒂莫西·盖特纳在其职业生涯中与日本有过广泛的接触,但他并不十分看重预测。年轻时,他作为一名外交官在东京撰写季度经济展望报告时就明白,即使是最好的预测也只不过是一些有根据的猜测而已。 盖特纳(Geithner)曾多次成功预测日元汇率的转折点,这印证了他在 回忆录 中提出的观点——他本人也曾多次干预日元汇率,既有支撑也有打压的案例。如今,日元兑美元汇率逼近160日元,交易员们纷纷猜测日本官员何时会出手   干预以阻止日元下跌。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铭记强硬表态的风险。尤其是在外汇市场,如今的外汇交易量已膨胀至每日9.6万亿美元。 财务大臣片山五月加大了对日元空头的警告力度。她上周 对记者表示 :“政府将根据需要,对包括投机行为在内的无序外汇波动采取适当措施。”她的团队对他们所说的单边且快速的汇率波动深感担忧。然而,这些描述因人而异。实际上,当局不能忽视汇率的绝对水平,尤其是在接近整数关口时。 干预措施很少能使任何货币实现可持续的复苏。因此,探究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虚假的曙光出现又消失之后。有一点非常明确:2024年初盛行的“负利率结束将为 日元带来 新生”的观点是错误的。 毫无疑问,日本央行2024年3月的加息计划值得关注。但认为大量 海外 资金会迅速回流,并开启全球金融新纪元,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日元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其走势,日本央行必须真正采取加息措施,并且持续加息,才能大幅缩小与美国的借贷成本差距。 这种情况并未发生,日本央行行长上田一夫采取了谨慎的策略。他分两次小幅上调基准利率至0.5%,最近一次加息是在 1月份 。尽管外界猜测央行将再次加息,但央行始终口头上坚持维持利率不变。日本央行独立于内阁制定政策,但实际上,它非常谨慎,避免受到财务省的干预。即使是利率差异的说法也存在漏洞。以韩国为例,该国早期频繁加息,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然走弱。 随着市场迈向日本央行今年最后一次会议,做好重蹈覆辙的准备。央行最早可能在12月加息 。 但考虑到美国关税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造成的冲击,任何持续加息周期都只是空想。继1月份过早加息之后,上田文雄的政策更加务实。8月份,他明确表示,加息不仅会加剧日本的输入性通胀问题,还会进一步拖垮经济,从而浇灭了加息能够缓解日本通胀压力的希望。 日本央行加息未能撼动日元汇率 央行政策调整并未...

查理·芒格晚年不为人知的故事

 华尔街日报: 查理·芒格 在加州蒙特西托拥有一栋可以欣赏壮丽海景的房子。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增加;绿色向上指向三角形 副董事长亲自设计了整个封闭式社区,当地人称之为“芒格维尔”。他曾告诉一位朋友,他希望在那里度过余生。 芒格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在他在洛杉矶的家中。那房子甚至没有空调。三年前的一次热浪中,朋友们送来了电风扇和冰块,帮他给书房降温。 芒格并不在意。这处住所离他喜欢的人很近,而且能让他参与到一些充满挑战的项目中。芒格并没有选择在海边过平静的生活,而是将晚年投入到大胆的投资、建立意想不到的友谊以及迎接新的挑战中。 两年前 ,芒格去世时 ,距离他 100 岁 生日还有几周。这位亿万富翁投资者是美国最受爱戴的商人之一,他以其机智和智慧而闻名,并因其帮助 沃伦·巴菲特 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打造成一家万亿美元公司而备受赞誉。 芒格人生最后一段出人意料的经历鲜为人知。在他去世前一年,他押注于一个他曾避之不及60年的冷门行业,从中获利超过5000万美元。他重振房地产业务,与一位年轻的邻居合作,进行大手笔的长期投资,这对于一位九旬老人来说实属罕见。他克服了健康挑战,并努力应对未来。 “甚至在他去世前一两周,他还在问一些问题,比如‘摩尔定律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否适用?’”他的朋友杰米·蒙哥马利回忆道,他指的是人工智能是否会像计算能力那样获得指数级增长。 朋友和家人说,芒格充满波折的晚年生活为投资者提供了经验教训,也为如何优雅、平静、有目标地老去提供了蓝图。 “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他的思维都从未停止过运转,”芒格的继子哈尔·博斯威克说。“他从未停止过学习。” 芒格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曾与人共同创立了位于洛杉矶的芒格、托尔斯和奥尔森律师事务所。1962年,他辞去律师职务,专注于投资。后来,他关闭了大部分投资合伙企业,并于1978年加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担任副董事长。 芒格成为了巴菲特的 顾问和智囊 ,他敦促巴菲特 放宽投资范围, 不再局限于低价投资,而是购买高质量的公司。  “在商业决策上,查理和我是可以互换的,”巴菲特 在1982年说道 。 巴菲特拒绝就本文置评。 沃伦·巴菲特(左)和查理·芒格于2019年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   图片来源: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